聊斋志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聊斋志异,男鬼的世界也精彩
TUhjnbcbe - 2023/8/26 19:11:00

《聊斋志异》是一本有意思的书,跟随着马瑞芳老师一起去阅读,更能读出里面的门道来。

“写*写狐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是郭沫若在参观了蒲松龄故居之后题下的对联,细细咀嚼就会发现,郭沫若把*放在了di一位,认为这是蒲松龄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题材。

听郭老的应该没有错,所以在这套《马瑞芳品读聊斋志异》里,我首先打开了*卷。

马老师在书前的序中,这样评价聊斋的*故事:“比人间故事更有趣、更好玩、更机智、更有深刻的内涵。”

马老师在书写聊斋众*的时候,也是围绕着这四“更”出手的。

一般说到聊斋的*的时候,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一群美丽清新的女*,比如聂小倩、小谢、连琐等等,聂小倩是影视青睐的题材,“倩女幽*”多次被搬上银幕。马老师却让我们看到了女*之外的一群男*,也毫不逊色。

如果说女*的世界更多的是偏重于情感的话,男*的世界则更着重于对世事的讥讽。

马老师是以篇目为单位,一篇一篇细细剖析的,那么也让我们跟着马老师的向导,看看,爱情世界之外的聊斋*世界吧。

《叶生》,这是落魄文人蒲松龄,对着那个不公平的考试世界发出的冷笑之声。叶的谐音是“冤业”的“业”,罪孽的“孽”,马老师说:“暗指读书人的悲剧,是科举制度的罪孽所产生的。”(p)叶生执着于科举考试,却总是与考试无缘。在有权有势的官员的帮助之下,靠捐钱才得到了功名。当他志得意满回到家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死去了,一切都是自己的**才实现的。

这篇小说和《倩女离*》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倩女为了爱情,从肉身中脱开,用灵*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故事的zui算得一个喜剧。叶生却是身受制度之害,却仍然甘愿做制度的奴才,痴迷执着到连自己死去都不自知。这个制度的害人之处,不言自明。和《倩女离*》开创了“*灵+爱情”的叙述模式一样,《叶生》也开创了“*灵+科举”这类题材的先河。

马老师也特别提醒我们看一下这篇小说的结尾,自己深受其害的叶生,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重新步入功名的轮回。如果说《婴宁》的结尾,婴宁的儿子粲然一笑,让人看到了纯真的力量,那么《叶生》的结尾,让人生深感制度的魔力,叶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没有摆脱这个怪圈。

蒲松龄对于这个题材非常执着,聊斋志异中有多篇都涉及到这类的批判,个人认为zui痛快的是《司文郎》,直骂考官都是瞎眼之人。

本书的zui后一篇也很有特色,这是我在多次读《聊斋志异》的时候都忽略的一篇,经马老师一点拨,觉得特别有味道。

《阎罗薨》。

这个严明的甚至有一点苛刻的法治*世界。蒲松龄拿它出来,就是为了让读者自行对比。

读马老师的书,如同重回大学课堂,感觉重新浸润在知识的海洋,快哉快哉!

1
查看完整版本: 聊斋志异,男鬼的世界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