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悠悠书香中传承好家风,肇庆这个书香家庭
TUhjnbcbe - 2023/9/15 20:36:00
北京白癜风较好 http://www.pfzhiliao.com/m/
                            

西江日报记者杨乐祺吴威豪

许多个夜晚

张卫新一家都会有着这样一个场景

一家人,一案书,一盏灯

书页沙沙作响

宁静而温馨

“平时工作虽然忙碌,但是我们坚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与其同学习、常交流、多沟通,共同探讨书中的知识和问题,读书是我们家庭生活中必不或缺的一部分。”张卫新是四会市玉城学校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今年,他们一家被评为肇庆市“十大优秀书香家庭”之一,日常生活中,他们总是与书香为伴。

▲张卫新家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现今到处充塞着

手机、电视、游戏

张卫新一家是怎么始终坚持阅读习惯

成为“书香家庭“的呢?

浓厚书香氛围夫妻阅读共同进步

“此次能获评肇庆市‘十大优秀书香家庭’,我一开始是感到很意外的。”张卫新告诉记者,作为语文教师的她,经常阅读一些教育专著,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正因为好读书,好学习,她的教学论文、教学课例多次在市、县获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她也时常鼓励学生多阅读,常写作。

而丈夫胡兵在司法部门工作,他不仅学习法律专业知识,还博览群书,涉猎的范围从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到经济学等其他社会和自然科学。扎实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领域游刃有余。

在张卫新家中,

书房里有两个收拾整洁的大书柜,

里面收藏着几百册各类书籍。

为了方便阅读,她还在客厅,

以及每个人的卧室里配上小书架。

书籍随处可见,随手可取。

胡兵知道妻子喜欢中国古代文学书籍。但因自己工作繁忙,比较少时间陪伴妻子,他就会上网购买《诗经》《聊斋志异》等送给妻子。而张卫新也深知丈夫的工作性质,也会选购一些例如《曾国藩家书》等书籍赠送给丈夫,借助阅读共同构建廉洁家庭。

言传身教从小培养阅读好习惯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个场所,而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人生观、价值观,在第一时间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孩子。张卫新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她在大儿子胡炯然3岁半的时候,就培养儿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我先是教他每天认10个汉字,并要求他在次日背诵默写。”张卫新说。

刚开始,胡炯然并不愿意静下心来认字,只想玩手机。张卫新就给他立规矩,每天只能看二十分钟的手机,并且当他在学习时候,全家人都不会玩手机和看电视。大约过了一个月,小小的胡炯然似乎明白了爸爸妈妈的用心良苦,终于肯认真学字、练字。

▲张卫新与大儿子一起阅读。西江日报记者杨乐祺摄

儿子五岁的时候,就已经会运用汉字组织并写下各种语句了。这时张卫新又对他有了新的要求——每天背诵一首古诗或古文。这个好习惯胡炯然坚持至今已有6年多。今年11岁,正在上六年级的他酷爱阅读,并获得了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探索阅读新领域——年世界阅读日粤港澳创作比赛”优秀奖、四会市第二届“玉德之城”中华经典诵读总决赛特等奖,以及四会市图书馆第二届“玉德赛诗会”一等奖等优异成绩。

如今张卫新的小儿子胡安然也四岁多了,作为大哥的胡炯然已经会引导弟弟一起阅读。他表示,要把爸爸妈妈教给自己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授给弟弟,希望两兄弟能在书籍海洋中一起遨游,共同成长。

关爱留守青少年用阅读点亮乡村生活

张卫新和胡兵在陪伴孩子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深刻感觉到,进行亲子阅读,既能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又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增长家长的见识,可谓一举三得。但对于乡村留守青少年,这种亲子阅读机会几乎没有,而且孩子们很缺课外书籍。

▲张卫新和儿子们一起阅读。西江日报记者杨乐祺摄

于是,张卫新主动联系公益机构,在周末经常全家出动,参加给留守青少年送书和陪伴阅读的活动。在活动中,张卫新凭借其语文老师的优势,带领大家开展阅读故事分享、朗诵古诗词等多彩有趣的活动,将关爱带给留守青少年,培养乡村青少年阅读爱好,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有部分留守学生,今年参加高考,取得不错的成绩。还有的被师范类专业录取了。”张卫新表示。

“我也衷心希望他们

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再把丰富的知识、优秀的阅读习惯等

传授给他们的学生。”

她倍感欣慰地说。

热点视频推荐

↓↓

原标题:《悠悠书香中传承好家风,肇庆这个“书香家庭”是如何养成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悠悠书香中传承好家风,肇庆这个书香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