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聊斋志异之于去恶,人生意义在于经历和 [复制链接]

1#

《聊斋志异》这部伟大的文学名著,思想性艺术性绝不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之下,甚至这部著作的思想性,个人认为是超过了《三国演义》的。《聊斋志异》体现的那种对生和死命运的求索,对生命意义的拷问,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众生优良品质的弘扬和以及对丑恶的鞭挞,对现实社会和真实人性鞭辟入里地洞察,每一个短篇故事都可能有着丰富的蕴含,令人体味不尽。

《于去恶》,是聊斋全书不太重要的一篇抨击科场时弊的篇目,故事围绕北平陶生和其结交的两个*友参加阳间和阴间科场考试的情节展开。故事借*秀才于去恶的话指出,阳世间之所以出现陋劣幸进,英雄失志的乱象,就是因为没有“考帘官”程序,少年人把读书作为敲门砖,一旦有一天获得了功名,就把坟典弃去,过十数年连字都不懂了,而阴间对各种官吏加了一道考试,不通者不能作为帘官参加阅卷,以保证阅卷质量,避免真才实学的“*”遭到埋没。

然而,于去恶在中元节那天参加考试,因为帘官考试突然取消,而试官中一个是眼盲,一个是财迷,这样的帘官考出来的“*才”水平可想而知,真正有才华的于去恶不出意外地落榜了。就在于去恶伤心地泫然流涕之际,情节出现了反转。桓侯张翼德每隔30年巡视阴曹,每35年巡视阳间,由于恰逢赶上张老人家巡视阴间科场,重新审查*才们的考试成绩,把原来得以榜上有名的*拿掉了三分之二,而于去恶的卷子得到张大人垂爱,把于去恶推荐到两广海域做巡海使。可见,虽然阴间的科考体制比阳间设置更严密一些,还是摆脱不了“人治”的影子,并没有形成规章制度,一个管事的神仙不在,考帘官程序即被放弃,当上帘官的都是瞎眼财迷之流,要不是赶上张大人巡视,于去恶恐怕永无出头之日了。

张飞祠。图片源自网络。

故事后来讲,于去恶去了交州南海上任,另一位*友方子晋则投生陶公子的父母,成了陶公子的小弟弟。陶后来连续参加考试,均不第。是啊,阳间连个形式上的考帘官程序都没有,你再有真才实学又有何用呢,只有等着桓侯张翼德巡视阳间。顺治十四年(丁酉年),江南、顺天、山东、山西、河南多地发生乡试科场案,文场事发,帘官多遭诛杀和发配,靠行贿手段拿好名次的人被查办,科场得到清肃,陶公子才得以中了副榜,举为贡生。蒲松龄写这里,心情应是多么无奈和悲凉,在封建社会里,无钱财无门路,只有依靠幻想中的张翼德巡视阳间,给天下士子伸张正义和公平。写到最后,陶公子虽科场及第,但灰志前途,隐居起来一心一意教小弟弟,也就是*友方子晋读书,逢人还说,这种乐趣,进翰林院做官也比不上(吾有此乐,翰苑不易)。这也许是作者在经历无数打击以后,在同命运无数抗争以后,得到了内心的安静和洒脱,这种洒脱来自执着之后的放弃,也是蒲松龄穷其一生经历奋争彷徨之后的所悟所感。

古科举考试图。图片源自网络。

洒脱和宁静来自执着之后的放弃,而不是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不是遇到困难就知难而退,这是蒲松龄要表达的人生观。蒲松龄通过这部短篇告诉世人,你的结果可能不会好,但你还要努力争取,不能简单放弃。故事最关键的一段在于去恶即将赴南海时给陶生说的一席话:于握着陶的手说,我们就要离别了,有句话想告诉您,又怕影响您进取的锐气。陶问何言?于说,您生不逢时,这次考试,及第希望不大,弄不好要考三科,等到张桓侯视察阳间之时,您才有机会。陶一听,考试没戏,那还费啥劲啊,早回家算了。于赶紧劝导,“您不能放弃。这是天数,命中注定的。您明知不可能考上,也要经历全部注定的艰难困苦。”(原文是,不然,此皆天数。即明知不可,而注定之艰苦,亦要历尽耳。)

清代科考。图片源自网络。

人世间的价值判断总是以结果为导向,成功与失败的判断都来自结果,于是,有看破世情的高士劝慰世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于是,也有了各种各样自暴自弃,任凭命运安排的所谓“佛系人生”(其实现代人所谓佛系是完全不符合佛学精神的)。

图片源自网络。

蒲松龄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更加积极的人生观,这种观念不强调结果,而更注重过程,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