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站在聊斋志异背后的神秘文坛大佬王阮 [复制链接]

1#

作者:刘永

(蒲松林)

闲时翻阅《聊斋志异》,偶然间读到《蒋太史》一篇,说的是一位叫蒋超的官员,多次做梦,回忆起自己的前生是来自峨眉山的僧人。于是他幡然醒悟,决心跳出红尘,官也不当了,毅然抛家弃子,真的跑到四川峨眉山去出家为僧。蒋超临死之前,还题诗一首:“翛然猿鹤自来亲,老衲无端堕业尘。”云云。

有趣的是,在这则故事的末尾,录有王阮亭先生的点评,说他在朝廷为官时就认识这位蒋太史;后来自己入蜀典试公干,也听说了关于蒋超在四川出家为僧的传闻。而且当时蒋太史还曾经从峨眉山亲笔写信告诉王阮亭,说他的前世就是这里的僧人。评论后面,王阮亭还抄录了一首自己悼念蒋太史的诗歌。查资料得知,这位“王阮亭”原来就是在清初政坛和文坛都赫赫有名的大学问家、诗人王士禛。

王士禛的评点不但证实了蒲松龄聊斋故事的真实性,更增添了聊斋故事的神秘感。由此可见《聊斋志异》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鬼话连篇,它同样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正如鲁迅先生评论《聊斋志异》所说:“以传奇法,而以志怪”、“出于幻域,顿入人间”。蒲松龄用精妙的小说笔法记述了众多狐鬼神怪的故事,神奇瑰丽,脍炙人口,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王。

细想当时,蒲松龄不过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而王士禛是朝廷显贵、文坛领袖,二人身份地位悬殊,他们又是如何相识相知、交汇到一起的呢?

一、蒲松龄和王士禛的友谊

蒲松龄和王士禛年龄相仿,都是山东人。蒲松龄的生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王士禛老家在山东新城(今淄博市桓台县),两地相隔不过百里。王士禛出生名门望族,先祖王象乾是明朝的布政使,万历皇帝下旨在王象乾的家乡为他修建了“四世宫保坊”,以示表彰。

明清之际近百年间,王氏家族人才辈出,世代为官,在齐鲁地区声名显赫。王士禛于顺治十五年()中进士,康熙四十三年(),官至刑部尚书,从一品。在文学诗歌领域,他更是创立了“神韵说”,门徒众多,成为当时的文坛盟主。真可谓是顺风顺水,人生赢家。

相比之下,蒲松龄的人生历程就没有王士禛那么幸运了。顺治十五年(),十九岁的蒲松龄参加科考,连夺县、府、道第一名,获取了秀才的身份。然而,自此以后,命运似乎在故意和蒲松龄开玩笑。

他接连多次参加科考,竟然次次都名落孙山。直到康熙五十年()冬天,已经72岁高龄的蒲松龄,还在冒着严寒,走进了青州试院的大门,参加贡生的选拔考试。最终他只获得了个“岁贡生”的虚名,这还是朝廷按例赠与安慰他的。说起蒲松龄的科举之路,实在令人心酸。

科考连连失意,穷困潦倒的蒲松龄只能靠替人“坐馆”,当家庭教师为生。康熙十八年(),蒲松龄已经年逾不惑。他来到退休官员毕际有的家中担任“西宾”(私塾教师),这才结束了长期四处漂泊不定的生活。

毕际有对蒲松龄十分尊重、信赖,除教书之外,还委托蒲松龄代笔书信,迎来送往,办理了不少家务事。蒲松龄俨然成为了毕家的家臣。因为这层关系,蒲松龄才得以结识了朝廷高官、“一代诗宗”王士禛。

毕、王两家在山东当地都是豪门望族,门当户对,两家有三、四世姻亲之好,相互之间走动频繁。康熙二十六年()王士禛利用公务之便,顺道前往西铺村,看望亲友毕际有、毕世持等人。作为毕家西宾的蒲松龄自然是全程陪同,二人一见如故,成为了诗文好友。

二、王士禛对《聊斋志异》的点评

蒲松龄科场失意,辛辛苦苦地在乡间当着家庭教师。虽说功名无望,却改不了文人喜爱舞文弄墨的本性,长年累月笔耕不止。他把自己的一腔忧愤发于笔端,对黑暗的现实发出了凄厉的控诉。当然,直书胸臆是要有所顾忌的,蒲松龄也只能借助书写鬼神乱语以消胸中块垒,这就是《聊斋志异》的起源。

传说,业余时间,蒲松龄常常在瓜棚柳下,摆茶迎客,与过往行人摆谈闲聊,然后把他们讲述的神仙鬼怪故事记录下来,集结成册。这些小说故事文章,渐渐在他的朋友圈中,传抄流传,也得到了一些文友们的高度评价。

王士禛虽是正统的文人士大夫,一本正经,不过他也有搜集野史逸闻、撰写笔记小说的爱好,他和蒲松龄可谓志趣相投,难怪会一见如故了。王士禛撰写有笔记《池北偶谈》,记录了许多逸闻趣事。我们对比阅读《池北偶谈》、《聊斋志异》,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条内容相似的记载,例如《林四娘》《蒋太史》等篇目。

王士禛还直接把《聊斋志异》中的《五羖大夫》《妾击贼》《张贡士》《赤字》《小猎犬》等5篇文章稍加改动,放到《池北偶谈》中。在《小猎犬》文末,他还写道:“事见蒲秀才《聊斋志异》”。可见他对《聊斋志异》的喜爱。

实际上,王士禛是评点《聊斋志异》的第一人。他在康熙二十七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年()两次为蒲松龄的文章作评。王士禛对《聊斋志异》书中大约36处题写了批注。这些批注原来写在王士禛与蒲松龄往来的信笺上,并注明了篇目。现在出版的《聊斋志异》中的“王阮亭先生曰”,是蒲松龄自己重新誊写稿件时添加到文章篇后的。

根据王培荀的《乡园忆旧录》记载:“《志异》未尽脱稿时,王渔洋先生(王士禛)按篇索阅。每阅一篇寄还,按名再索,来往书札,余俱见之”。可见王士禛时常与蒲松龄书信往来,交流创作心得,相互鼓励,对《聊斋志异》的完稿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蒲松龄撰写《聊斋志异》留下的遗憾

《聊斋志异》起初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蒲松龄生前没有能够看到自己的著作《聊斋志异》出版发行,这无疑是他撰写《聊斋志异》之后留下的最大遗憾。蒲松龄将《聊斋》稿本寄给王士禛,并附信《与王司寇阮亭先生》,委婉地表示,希望王士禛能为《聊斋》作序,帮助书籍出版发行。然而,王士禛却回信婉拒了蒲松龄的请求。

在王士禛的著作《蚕尾集》中,有《戏书蒲生聊斋志异卷后》诗一首,云:“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王士禛对《聊斋志异》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之所以没有答应为《聊斋》作序,大概是为了避嫌,害怕因此影响了自己的声誉。因为当时的朝廷明令禁止传播小说之类伤风败俗的浮艳文章,社会舆论也瞧不起那些离经叛道的小说作家。

蒲松龄收到王士禛的题诗后,以《次答王司寇阮亭先生见赠》回赠王士禛,诗云:“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意,冷雨寒灯夜话时。”他感谢王士禛对自己的理解、支持。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官黄州时,曾经借助摆谈鬼故事来放松心情,排遣政治遭遇带来的苦闷,即所谓“姑妄言之”。

蒲松龄也是因为不得志,只能借助描绘鬼故事来排遣心中的愤闷。他埋头勤奋著述,自称“异史氏”,立志要为鬼神立传,进而谱写出自己的心路历程,并自作点评。真是“十年辛苦不寻常”,蒲松龄终于撰写出《聊斋志异》一书,可惜他就是熬白了头,也还是得不到社会的肯定、承认。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记载了许多以家乡山东青州、益都、临淄、博兴、安丘、新城、诸城等地为背景的鬼怪传说,有几篇还记叙了发生在王士禛家族中的一些传闻轶事,如《龁石》《庙鬼》《四十千》《王司马》等小说。其中的人物有王士禛的父亲王钦文,有王士禛的先祖王象乾,有王士禛家的管家仆人。

这些真名实姓,有板有眼,更加增加了聊斋故事的真实感。好在王士禛理解蒲松龄的良苦用心,并不认为这些实名记载侵犯了自己家族的名誉权,“姑妄言之妄听之”。知音相逢,会心一笑,由此也可以证实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乾隆三十一年()《聊斋志异》终于得以刻印出版,一时间风行天下。《聊斋志异》得到了中国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后来《聊斋志异》还走出国门,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发行,让蒲松龄赢得了世界声誉。蒲松龄生前曾经感叹:“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他如果知道自己生后获得的巨大荣誉成就,应该可以含笑于九泉了。

刘永,四川绵阳人,现为公务员,爱好文史写作,有《文同评传》等书籍出版。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无情最是帝王家:谈皇子们的悲哀聊聊晚清四大名臣:只是将一生报国的四人,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