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明月说聊斋毛大福,兽有人心强过人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www.txbyjgh.com/m/

先讲故事,话说在太行县有个大夫叫毛大福,这个毛大福是专治的医生。疮伤就是皮肤长疮或脓包,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皮肤科大夫。

有一天,毛大福外出行医归来,在路上碰到一匹狼,这匹狼拦在毛大福面前,只见它嘴上叼着个小包裹,见到毛大福,便将小包吐在地上,用前爪将包袱扒开,毛大福仔细一看,见里面包着几件金银首饰。毛大福大为惊讶,只见那匹狼一跃上前,用嘴巴轻轻拉了拉毛大福的衣角,拽着他就走。毛大福挣脱想跑,那狼又回来拽住他的衣服,像是要让他跟着走。

毛大福觉察到狼没有恶意,于是就拾起首饰包,跟着它去了。不一会儿,狼把毛大福带到一个洞穴,只见那里有一匹狼躺在地上。毛大福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是这狼头顶上长了个大疮,而且已经腐烂生蛆。毛大福立即明白了狼的意思,这是要叫我给它治病呀,这个畜生道是仁义,还拿了一包金银给我。想到这里,毛大福便为病狼仔细剔净蛆虫,又敷上药,还给包扎了一下。完事之后,他才收好那包金银首饰往回走。

此时,天已经晚了,那匹引他而来的狼远远地跟着后面送他。毛大福大概走了三四里路,忽然路边又窜出几匹狼,咆哮着要围攻他。毛大福吓得差点晕倒,正在危急的时候,后面跟着的狼急忙跑来,到狼群中似乎说了些什么,之后群狼便都散去了。惊魂未定的毛大福才得以安全回家。

过了几日,毛大福想起前几天狼给的金银,就拿出一件送去当铺打算当了换钱。可哪知道却招来大祸。原来,也是前几日,本县发生了一起命案。县里有个叫宁泰的银商,进货回来被人杀死在路上,身上的钱财货物被洗劫一空。可凶手一直没有抓获。正好毛大福去当从狼那儿得来的首饰,被当铺老板认出是宁泰之物,将他扭送到了县衙。

县令升堂询问毛大福首饰来历,毛大福开始假称是家传之物,县官不信,要对他动刑。毛大福只好把给狼看病,狼送金银的事情说出,可是县官哪里肯信,又要动刑。毛大福冤枉至极,无法申辩,只得恳求县官让他去找那匹狼。

县官知道他平时也非作奸犯科之人,便相信了他的话,于是派两个衙役,押着毛大福,进入山中,径直去那个洞穴找狼。结果狼却不在穴中,一直等到天黑也不见踪影。三人只得返回,走到半路,迎面碰上两匹狼,其中一匹头上的疮疤还在,毛大福一下子认了出来,便上前作揖说:“上次承蒙您赠我礼物,现在我因为那些礼物蒙冤受屈,您若不为我申辩昭雪,我就死定了!”

那狼见毛大福被绑着,愤怒地冲向衙役,衙役忙拔出刀抵挡。狼见状,便用嘴巴拱着地,长声吼叫起来。刚叫了两三声,只见从山中窜出了上百匹狼,转着圈将三人团团包围起来。衙役受困,大为窘迫。有疮疤的狼一跃上前,去咬捆着毛大福的绳索。衙役明白了狼的用意,无可奈何地松开了毛大福,狼群见状这才一起退去。三人回到县里,衙役讲述了经过,县官深感惊异,但人命关天,这个事情太蹊跷,也就没有立即释放毛大福。而是先暂时押在牢里。

过了几天,县官出巡,只见一匹狼叼着一只旧鞋拦住去路,狼把旧鞋放在道上。县官走了过去,狼又叼起鞋跑到前头,重新放到地上。县官很奇怪,命人收了鞋子,狼这才离去。

回到县衙,县官觉得奇怪,联想到前几天毛大福的案子,觉得这个旧鞋可能是案件的重要线索。于是县官命人秘密访查鞋子的失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查访还真找到了线索。有人说某村有个闲汉叫丛薪,前几天在山中被两匹狼穷追不舍,将他的鞋子叼跑了。

于是县官将丛薪拘拿到堂,一问,鞋子果然是他的,再一审问,杀人者正是丛薪。原来这个丛薪一日在路上遇到银商宁泰,见财起意,杀死宁泰抢劫了巨金,结果在路上遇到一匹狼,狼见他杀人劫财,便扑过来咬他,吓得他丢下一包首饰便逃走了。结果最后连鞋子也跑丢了。至此,案件真相大白,丛薪被下了死牢,毛大福也得以昭雪。后来,毛大福救狼的金被冤屈又被狼救的故事在太行县被传为奇谈。

月明点评:上面这个故事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二《毛大福》篇,讲述了疮医毛大福救狼得金被冤枉杀人入狱,后来又是狼提供线索帮助破案还毛大福清白的故事。故事虽然不长,但构思巧妙,引人入胜,可读性很强,后世评书、快板等多种曲艺形式都借用这个故事作为蓝本,使其得到广泛流传。此外文章的最后还附着讲述一个老妇为狼接生,狼后来经常送野味给她的报恩的故事与毛大福的故事异曲同工。

在以往多数的文学作品中狼的象形与狗正好相反,狗一般都是忠诚善良的代表,多被称为“义犬”,而狼则是残忍、凶狠、狡诈的代表。被称为恶狼。蒲松龄在《聊斋》中专门写过一个《狼三则》,描写一个屠夫遇狼杀狼的故事。文中的三只狼一只贪婪,一只狡诈,一只凶残。不过最后都没有斗过聪明屠夫。另外大家都熟悉的还有就是中山狼,也就是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故事里的狼同样是忘恩负义,凶残奸诈。以至后世更用“子系中山狼”来形容恩将仇报忘恩负义之人。总之。狼在文学作品和人们的心目中一直都是负面形象的代表。

东郭先生与狼

而在这篇《聊斋志异》之《毛大福》中,蒲松龄则一改以往在作品中对狼阴险、狡诈、残忍形象的描写,把文中的狼塑造成了有情有义的动物。比如,狼看到丛薪杀人前去扑咬;一匹狼生病了另外一匹冒着危险带着金银去请大夫;救自己同伴的大夫被其它狼群围攻主动去解围;看到恩人被冤枉主动拦住县官提供破案线索等。这匹狼被描写得俨然成为一个心地善良通人性的灵兽。

其实蒲松龄之所以一改以前的风格写了这个狼报恩的故事,看似荒诞,实质则是表现了作者愤世嫉俗的创作心态,表面写狼,实则写人。动物界中最凶残的畜生狼都可以报答给予自己恩惠的人,而有些人却为了金银谋害他人性命,这样的人真的连畜生都不如。正如人们所说“兽有人心强过人,人有兽心不如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