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聊斋河间生你若品正行端,坏人又怎敢轻 [复制链接]

1#

河北河间府有位书生,家中有个大院子,院子里有个大麦穰垛。家人每天烧火做饭便随用随取,时间久了,这麦穰垛便被掏出了一个洞。有只狐狸觉得这个麦穰洞还不错,便住了进来。这狐狸还很有礼貌,时常变成一个老翁,出来拜见河间书生。

有一天,狐翁请河间生到自己住的麦穰洞中饮酒。河间生有点为难,无论如何,觉得爬洞实在不雅。狐翁再三邀请,河间生也很好奇,便跟着走了进去。进去之后,他才发现,这洞中竟然别有天地,房屋走廊都宽敞华丽,端上桌来的茶香酒美,真是个好地方。只不过这里光线昏暗,看不出是白天还是晚上。等到河间生告辞离开,再回头,却什么都没有了。

此后日子,河间生发现,这狐翁每天都晚上出去、早晨归来,无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河间生有时候问他,他只说是有朋友请客。河间生很好奇也很羡慕,请求与他一起去。狐翁不肯,河间生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狐翁被缠不过,便答应了。

当夜,狐翁挽着河间生的手,一路疾行,犹如乘风。到了晚饭时候,他们来到一个城市,走进一家繁华的酒楼。酒楼内客人很多喧哗声不绝。狐翁带着河间生上楼,让他坐着等待,自己走下楼来,随意拿去食客们的酒菜水果给河间生吃喝——狐翁如入无人之境,竟然没有一个人阻止他或者问一句。

过了一会儿,河间生看到楼下一个红衣人面前有一盘金橘,觉得一定很好吃,便请狐翁拿点金橘来吃。不料狐翁却道,这人品行端正,我没法接近他。河间生一听,顿时愣住了。他品行端正不能接近,你却可以和我结伴出游,难道,难道我是那品行不正的人吗?不不不,以后我可要做个好人正人——他正想到这儿,竟然身不由己从楼上跌落下来。

好端端的忽然掉下一个大活人,下面喝酒吃饭的人顿时无比惊骇,以为这位是个妖怪。掉在地下的河间生仰头一看,哪有什么楼上,刚才自己待的地方竟是房梁。面对众人的询问,他实话实说,没有丝毫隐瞒。大家看他的神情态度,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便给他凑了些盘缠,让他回家。河间生问大家,这是哪儿啊?客人们告诉他,这是山东鱼台,距离河北河间,已经是千里之外了。

这是《聊斋志异》中的一个小故事“河间生”,故事很短,却意味悠长。它仿佛是一个寓言,告诉我们关于做人、关于交友的道理和选择:你是什么样的人,便会吸引什么样的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然后遇到什么样的生活。别把问题和责任都归结于“损友”,能够和他做朋友,你也一定跟他差不多。

便如故事中的这位“河间生”,他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对于狐翁时常昼伏夜出,他是好奇的;当他听说经常有人请狐翁饮酒吃饭时,他是羡慕的,是主动要跟着去的。人家狐翁不同意,他就“固请之”,非要跟去不可——这都是他自己的主动选择;到了酒楼,眼见狐翁如入无人之境地拿取东西,他也是很享受的,大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只不过,当狐翁说出“此正人,不可近”之语时,才刺激到了他,他才醍醐灌顶地想到,原来自己不是什么“正人”啊!幸好他的良知尚存,及时醒悟,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品行端正的人。

这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与坏。每一个人都自带气场,气味相投的人才会被吸引。能与“坏人”谈笑宴宴、杯酒言欢的人,不是心有邪念,便也是意志不够坚定的人。你内心正气充盈,意志坚定,万事都有原则有底线,坏人自是不会找上你。便是因为某种原因找上了你了,久了要么失望离去,要么会被你影响向善。

读金庸小说,无论《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还是《倚天屠龙记》中的殷素素,出场时都有一股邪气,以捉弄人为乐。当她们遇到郭靖和张翠山时,便被他们的善良正直吸引,这两位固然有点迂腐,但他们对正义的信念无比坚定,那是宁可女友离开也绝不能改变的人生准则。于是,黄蓉和殷素素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慢慢被改变被同化,身上的“邪气”越来越少了。

交友如做人,做人亦交友。你若品正行端,从来都有原则有底线,不仅坏人自会远离,也轻易不敢冒犯。努力做“正人”,坚定做“正人”,不仅远离损友,也对自己最好的爱和保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