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六大名著被改成四大名著,删掉的那2部是什 [复制链接]

1#
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71230/5970332.html

中国的文学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从目前最早的甲骨文开始算起,足足有好几千年了。

由前秦的楚辞体,到汉朝的乐府诗词,再到魏晋时流行的骈体文还有宫体诗,唐朝律诗与绝句、宋词、元曲、流传到明清代时,诗歌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了。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说运营而生。

其中施耐庵的《水浒传》更是开创了章回体白话文小说的先河。

现在的三国演义分别包括,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以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几本明清时的著作,成为了国粹级别的中国冠名的四大名著。

放眼现在,不管是什么阶层,什么年龄段,知道这四本小说的都不少。其中经典的故事情节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黛玉葬花、林冲风雪山神庙以及诸葛亮舌战群儒,都是可以信手拈来的。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百花齐放”的口号下,出现了四大名著的翻拍。

每年的暑假总会有那一部《西游记》循环播放,86版的红楼梦,楚楚可怜的林黛玉又是当年多少懵懂男孩心里的白月光?

在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中就有这么一个情节:女主角得到了一张红楼梦林黛玉的剧照,拿去照片馆洗出三百张林黛玉的图片,挣下了不少钱。

在很多主题餐馆里,会有不少《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影子。可见四大名著在人们心中的喜爱程度是多么深厚。

六大名著

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当年出版社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选择了六本名著,如果不出意外,现在应该叫六大名著了。但是最后,出于条件的限制,只能先印刷四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名著。

因为当时还是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的,毕竟经过了连续的战乱,能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一本书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这四本书受到民众的追捧,并且有供不应求的势态。于是,别的出版社也来跟风,印刷这四本经典的名著。而剩下的两本虽然后来补印了,但是四大名著的呼声早已盖过这两本沧海遗珠。

这剩下的两本就是《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当时和四大名著合称为六大名著。

为何要删除

虽然它们的文学价值同样不可估量,但是《聊斋志异》讲述的是人*妖之间的故事,涉及封建迷信,且许多是关于人妖相恋的,考虑到受众群体包括一些青年人,影响不好,所以没能在第一批上市。同样涉及妖魔*怪,《西游记》的主旨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成功,而《聊斋志异》的格局就有些小了,它纠结于情爱之间,两者一分,高下立见。

而《儒林外史》本就是一部讽刺小说,这样的思想对于新中国来说,是留不得的。

《儒林外史》的讽刺程度相信大家都知道吧?五十多岁的范进中举因为太过高兴,疯了。这种书放在现在看是讽刺那个时代,但是放在建国初期就很难说了。

但是就算没有“四大名著”的光环加持,《聊斋志异》依旧凭借它精彩的情节被多次翻拍成电视剧,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个大IP。

《聊斋》系列的电视剧甚至比四大名著的电视剧发展得还要好。郭沫若曾经在读完《聊斋志异》后感叹“写*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而《儒林外史》也没有被“亏待”。儒林外史中有名的范进中举就出现在语文的教科书里,《儒林外史》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没有主角,故事由一篇篇小故事堆积而成。

专家胡适曾经评价《儒林外史》称“该书一个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很显然有贬义的成分。此书作者吴敬梓讽刺的就是一群功利主义者,为了获得财富而读书,而不是为了百姓而读书。

专家也多次表示:吴敬梓的思想有些偏激,加之夸张的故事描写手法,很容易对时人产生误导,所以六大名著中删掉两篇是有道理的,确实该删除!

结语

删掉的两部的文学价值,并不比已有的四部文学价值小,但是被删除的原因却很真实。在为被删掉的《聊斋志异》以及《儒林外史》感到遗憾时,也不禁发出感叹,时机果然很重要。

虽然真金不怕火炼,但是有时候还是不得不承认,运气也是占比很高的一个成分。

小编猜你还想看:

流传千年的酒令:“五魁首、六六顺,八匹马”,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国古代打仗,前排士兵明知道必死,为何还要向前冲锋?

为何说卑微的爱情,最终没有结果?你看看张爱玲的爱情就知道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