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聊斋志异中的青州故事二 [复制链接]

1#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187348.html

益都,即青州。在《聊斋志异》中的故事颇多,出现过如《犬奸》一类的名篇。但很多人在读《聊斋志异》的时候,都把益都当成益州,于是青州故事就变成了四川故事。

今天读的《妾击贼》即是发生在青州的。有一篇论文就煞有介事地把“益都西鄙”当成了“四川西部”,有点尴尬。

《妾击贼》故事梗概如下

青州城西某人家里“富有巨金”,娶了妻又娶了妾。

正妻是个悍妇,经常捶打妾,但妾对她和他是百依百顺,从无丝毫怨色、怨言,更不用说反抗了。

某天夜里,有强盗数十人破门而入。

男人和妻子都惶恐战栗,不知所为。

就在这时,平时逆来顺受的妾站了出来。她暗中在屋里摸出一把平时用来挑水的扁担。

气势很足,大概是可以想象成:

贼子都别动!你们几十人被我包围啦!

蒲松龄在小说中的形容是“群贼乱如蓬麻”。

电光火石之间,妾用扁担打倒了五六个,其他盗贼见状,竟都撒腿逃走了。

等盗贼都逃走,这个妾拄着扁担笑道:“一帮孬种,杀了你们反而是辱没了我这一身本事。”

男人大惊失色,问:“你怎么有这般能耐?”

妾回答说:“我师父是个棍棒先生,我跟他学过,几十个盗贼不是我的对手。”

自那以后,正妻再也不敢捶打这个妾了。

但这个妾也并没有因此嚣张跋扈,仍然对正妻非常尊重。

邻居妇人知道后就问她:“你有这个本事,怎么平时挨打不还手呢?”

妾回答说:“这就是我的本分,有什么可说的呢?”

于是大伙都很敬重这个妾了。

蒲松龄在小说末尾夸赞这个妾,说她从不炫耀武力,但最终也因为武力而使正妻这个悍妇变成了良女。

关于《妾击贼》的解读

过去女性地位不高,妾的地位当然更低。不能指望蒲松龄跳出那个时代对女人的认识来讨论这篇小说。但这不妨碍我们通过这个故事来讨论一些问题。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妾固然遵循了女德,遵守了她的“分”,也认了她的命。但这个正妻却是实打实的悍妇,而男主人当然也并不是十足的好男主人。

小说明确说了,男人是“畜”妾,而这个妾则是“婉丽”,即温柔又美丽。由此可见,这个妾在男子和正妻的平时生活中,只是“物化”的女性,算不上一个真正的人。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也记载了一个妾,他曾是某侍郎的妾。侍郎死后,她改嫁河北沧州沙河桥某张姓商人,行为端正,打理家室,深得好评。但某日,有一大官坐着八抬大轿闯进这商人家里,其下属大喊:

张某无罪,有罪的是某女,把她捆出来!

接着,下属就把这个女子拉出来,扒了个精光,在地上“决臀三十”,然后这个大官带着下属像旋风一样,滚滚而去。

村民都看在眼里——这暗示妾的私事也是社会之事——这是我国古代常见的文化心态。

妾一边挨打,一边称自己是死罪。

等那官员和下属都走后,张某就问女子因缘。

女子说:“我当年做他的妾,曾许诺永不再改嫁。今天他的白日显灵,我也毫无怨言。”

什么意思?

这侍郎死去多年,在地下躺着居然还见不得自己的妾改嫁?可见在他看来,这个妾要永远做他的附属品。

《妾击贼》中的妾,蒲松龄说她“婉丽”。《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妾,纪晓岚说她“举止有大家风”。

无怪乎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的写作目的是“不乖于风教”“有益于人心”。

何谓“风教”“人心”?读了这两篇小说,我们就能懂个大概。

一个小知识

王士禛的《池北偶谈》也载了同一篇故事。研究表明,《聊斋志异》中有一些篇目就是直接根据王士禛提供的材料来创作的。除了这篇《妾击贼》,还有如《侠女》《林四娘》《小猎犬》等篇目。

在《池北偶谈》中,这篇叫《贤妾》,注重的是其“贤”。王士禛在文中明确说,写完这个故事时,这个妾还在世,证明确有其人。而且王士禛还说这个妾的父亲曾在少林寺学拳法棍棒。

在《聊斋志异》中,这篇叫《妾击贼》,注重的是其勇武。

但总之,她们的灵*,都被一个大大的“妾”字遮盖住了。

作为程朱理学以后的中国女性,她们站不起来,也坐不下去。

为她们叹一口气,写一篇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