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关ldquo秋rdquo的成语 [复制链接]

1#

秋天,追逐一抹金*,邂逅一捧温暖,珍藏一份遇见。

这一季,秋,清浅,安静。清了纸笺上的墨印,浅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安静的倚在时光深处,看花开叶落,流年转换。

来源: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来源: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p>

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来源:汉·桓宽《盐铁论·论功》:

夫以智谋愚,以义伐不义,

若因秋霜而振落叶。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原意是秋风扫尽了落叶;现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来源:本词语出曹操《观沧海》,全诗如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来源:汉·贾谊《新书》:

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行;

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此;

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

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来源: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来源:明·刘基《大堤曲》:

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时光流逝,又到了一年秋……

来源:唐·宋之问《灵隐寺》诗/p>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令人回味。

来源: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来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论》/p>

懔懔焉,皓皓焉,

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来源:南唐·李煜《虞美人》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来源: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p>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来源:元·刘因《饮仲诚辄瓢》诗:

酒中醒境染未识;冰壶秋月昆仑峰。

来源: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

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来源:宋·张先《西江月》词:

忆昔钱塘话别,十年社燕秋鸿。

今朝忽遇暮云东,坐对旗亭说梦。

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真的是刚要见面却又要分别。

来源:清·钱泳《履园丛活·梦幻·永和银杏》:

杨州钞关官署东隅,有银杏树一株,

其大数围,直干凌霄,春花秋实。

来源:宋·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来源:唐·李白《忆秦娥》词: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来源:唐·白居易《琵琶行》/p>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来源: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三:

臣恐秋高马肥,

虏必再至,以责前约。

来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昏卸得残壮罢;窗外西风冷透纱。

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

何处与人闲嗑牙?

望穿秋水;不见还家;

潸潸泪似麻。

来源:唐·白居易《贺杀贼表》:

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

君临八表,子育群生,

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

来源: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

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来源: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二:

所以多事之秋,灭迹匿端,

无为绿林之嚆矢也。

来源: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

当今圣主存仁孝,万载千秋亨太平。

来源:汉·桓宽《盐铁论·相刺》:

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

来源: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来源: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

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来源:《淮南子·说山训》:

以小见大,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从一片叶子的凋落,就知道秋天就要来到。桐叶知秋也作一叶知秋。

来源:《史记·孔子世家》:

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来源:汉·刘安《淮南子·说山》: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见到落地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来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此天道之大经也。

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来源:宋·*庭坚《赠别李次翁》诗:

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来源:《楚辞·九歌·礼*》: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唐·石贯《和主司王起》:“绛帐表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春兰秋菊各有所长,各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来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来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来源:晋·杨泉《物理论》:

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

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

解释: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来源:鲁迅《阿Q正传》第八章:

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

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40岁的时候,能买的起20岁时喜欢的衣服也无济于事了。

来源:《宋史·文同传》:

与可襟韵洒落,

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

来源:《诗经·王风·采莲》:

彼采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来源:汉·李陵《与苏武三首》: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来源: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

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来源:宋·苏轼《赠刘景文》诗: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桔绿时。

来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

松柏之姿,经霜犹茂。

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

受命之异也。

声明: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