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涉及有关事物名称众多,注家稍有不慎就会出错,乃至以讹传讹,误导读者。笔者于详注新评《聊斋志异》之馀,列举数端如下,以与前辈注家商榷并就正于广大读者。
在《聊斋志异》中,《尸变》、《妖术》、《驱怪》、《*津》、《查牙山洞》、《青蛙神》(又)、《王大》、《鸟使》等八篇小说,皆非名篇,多不入当今论者之法眼。然而小说中所涉及的一些名物,读者若朦胧读过,理解似是而非,对于其相关情节的把握终有所欠缺,不无遗憾。本书即针对这八篇作品中涉及的有关名物略作诠释,或许对读者深入细致鉴赏《聊斋志异》不无裨益。
一、搭帐衣
在《聊斋志异》中,卷一《尸变》属于较为恐怖者。作者善于以简洁从容的文笔营造阴森萧杀的气氛,刻画个中人物心理细致入微,引人入胜。《尸变》记述负贩四人投店,因客满不得不与店主新去世之子妇尸体在同一屋室中过夜:“入其庐,灯昏案上。案后有搭帐衣,纸衾覆逝者。”(第9页)何谓“搭帐衣”?清吕湛恩、何垠皆未出注。朱注本注云:“搭帐衣:指灵堂中障隔灵床的帷幛。旧时丧礼,初丧停尸灵床,灵前置几,设位燃灯,祭以酒浆,几后设帷。见《莱阳县志》。《礼记·丧大礼》‘彻帷’《疏》:‘彻帷者,初死恐人恶之,故有帷也。至小敛衣尸毕,有饰,故除帷也。’”盛注本注云:“搭帐衣:指在灵堂中所设间隔灵床的帷帐。旧时民间丧礼,初丧时停尸于灵床,前设供桌、燃油灯,列酒浆以祭之,桌后设帷。”于注本与朱注本注释“搭帐衣”内容与所引书证略同。三部全注本大同小异,全以“帷幛”或“帷帐”解释“搭帐衣”。再看白话译本的翻译。漓江本译为“帐幔”,中华本译为“帷幛”,上古本译为“帐幕”,显然皆受到上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