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上课情况1及反思 [复制链接]

1#

12班第一节课,早读过后只有5min时间,电脑打开之后“无信号”,不能耽误上课,直接没用课件。(要提醒课代表提前开好电脑,打开智慧课堂。)

9班第三节课,用了课件,只是显示个标题,其他内容尚未涉及。

一、.导入语:见下图(现在看来不太恰当,有点像第二课时。我记得一句话:导入语要和你这节课讲的内容有关,起一个过渡的作用。如果无关,那就多此一举,没用。)

二、.展示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这是布置的作业,第二课时,学生自主展示。)

2.探究杜十娘悲剧的原因。

内容简述

上课之前的构思是留足时间让学生认真读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全文,共12页,之前已经布置过阅读任务。学习长篇文章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学生不预习。全班朗读一遍又太费时间,郁闷。没有通读全文,熟读全文,又很难跟上课堂。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课本“知识链接”有“冯梦龙”相关介绍。(好像没什么特别有用的信息,或者需要深挖一下作者看看是否对文本解读有用?)2.“拟话本”和“话本”的区别,上周晚练刚讲完《聊斋志异·郭生》里面有一句话“拟题构作”(拟:仿照),简单了解“拟话本”相关知识。(看过一篇论文,也谈“知人论世”在高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意义——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说起》王燕飞),感觉没有从知识连接中得到信息。那讲知识链接的作用是什么?

二、梳理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情投意合,鸨母相逼——柳君相劝,从良离京——李甲卖妻,十娘沉宝——孙富暴毙,李甲染疾。

三、解题: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1.延伸思考:

(1)杜十娘:(找出文中人物:杜十娘、鸨母、李甲、孙富、柳遇春、李布*(李甲的父亲)。人物形象分析,温习“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分析人物形象”,下节课展示。)

(2)怒:(以一个“怒”字经纬课堂教学—我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三部曲》,陈霞)

①一读,感知“怒”:精读文本:杜十娘心理、语言、动作变化:课本28页到30页:“十娘心中不悦”“软言抚慰”“十娘放开两手,冷笑一声”“十娘微窥公子”“十娘推开公子在一边,向孙富骂道”……)

②二问,分析“怒”;

③三写,描述“怒”。

实际上课,只有一读,二问,三设想观看视频“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片段(潘虹版,腾讯视频有资源,电影完整版在B站共2h。)通过“读看”相结合感受杜十娘的“怒”,“哀莫大于心死”的心情。

(3)百宝箱:Q1:“百宝箱”在文中出现5次。

Q2:“百宝箱”的意义:1.金钱、利益;社会背景:明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狎妓之风。(明朝中后期狎妓之风与文学创作,滕新才)2.杜十娘的希望,(课本“前出都之际,假托众姊妹相赠,箱中韫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归见父母,或怜妾有心,收佐中馈,得终委托,生死无憾。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3.情节铺垫、形象塑造、主题。(论杜十娘的百宝箱,肇雅琦)

PS:(语文月刊)杜十娘三题,宋佳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