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天一个成语middot切肤之 [复制链接]

1#
白点风 http://www.hldxc.com/m/

切肤之痛

qièfūzhītòng

切肤之痛,汉语成语,切肤:切身,亲身,与自身关系极密切。比喻感受深切。

1.明·王守仁《传习录》中卷:“独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辄复云云尔。”

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带一名于纸尾,遂成附骨之疽,受万罪于公门,竞属切肤之痛。”

1.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他有着切肤之痛。

2.朝鲜的民族分裂让我们感到一种切肤之痛。

感同身受、痛定思痛

无关痛痒

朱生丧偶,见邻人之妻貌美,就与媒人戏说要去求婚,媒人也就势戏说:“请杀其男子。”朱生说:“好吧!”这本是玩笑话,谁知数日后,邻人出去讨债,竟然被杀于荒野。

邑令却怀疑那人是朱生所杀,但朱生坚决不承认。邑令又严刑拷问那妇人,朱生因怜惜那妇人只好承认说:“是我杀的。我犯了杀人的罪过,有血衣为证。”于是被押回家取血衣。朱生对母亲说:“给血衣也是死,不给血衣也是死,迟给不如早给。”母亲留着泪进了里间。不一会,果然把血衣拿出来了。朱生于是被判为死刑。

一天,忽然有人上公堂承认自己是凶手,他供说:知道被害者讨债归来,必有钱在身上,就把他杀了。听说朱生招认了,开始还暗自庆幸,但后来为良心谴责,就入公堂投案来了。

邑令又问朱生:“血衣由哪来?”朱生说不知道。又问其母,其母答:“儿子急着要血衣,我入里间割臂所染。”当场检查,她左臂刀痕仍在,于是朱生免于死刑。一年后,邻母欲嫁其妇,妇人觉得朱生有情义,就嫁给他了。

蒲松龄在文末感叹:由此知,地狱中其实有无数冤*,其中无辜受牵连者往往奸民少、良民多。他们在公门受罪,其实皆属切肤之痛。愿为官者每审一个案件时如略微的多问一点,就会该放走的放走,不该放走的除去,只需一挥笔一动腕之间,就可保全多少身家性命啊!

?文章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查看完整文章列表,请戳阅读原文链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