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会去炒丹东 #
假人一)吉林有些事,真的是难以理解。譬如说,今天明明是“六一”。为什么还要加更一篇。难道遇见过节,阅读量就会高一点么。
同样道理,我也很难理解,什么样的人,会去买“丹东”的。整个朝鲜总人口只有万。这个数字,和隔壁的吉林万,是同等的。年,吉林全省,人均GDP美金。在中国诸省排第11位。这绝不是一个小数字。朝鲜人均GDP只有美金。吉林有着成套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讲中文,语言沟通完全没有任何障碍。吉林有大量的资源,和接触资源的铁路。只要投资投下去,矿藏,农产,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出来。朝鲜什么也没有。连电也没有。吉林属于“内贸”。不需要经过海关,没有繁琐的法律和国际汇兑成本。去吉林,有京东滴滴和美团。朝鲜执行严格的“黑柿汇率”。差百倍。它的意思,是这个国家的任何出口的工业,都不可能生存。你赚到的所有外汇,都必需按照比1的倍率,被收取。吉林唯一比较差的,是东三省的“投资环境”口碑。俗话说,投资不过山海关。长春不如沈阳,丹东不如长春。全世界的边境城市,没一个长成重量级城市的。二连,满洲里,喀什都不行。我一点都不明白,什么样的人,去抢着会买丹东。二)丹东一个楼盘的某一次报价涨了,而且仅仅是一手售价,二手完全没谱,也不知道“处房情结”能打几折。可是到了文科生小编手里,顿时就变成了“房价暴涨正53%”。紧接着,马上又是“丹东全市,所有的房子,一下子都涨正53%”。再接着,朋友圈的祝福和嘲讽都来了。祝福的人会说“恭喜,东北的房子又涨了”。嘲讽的人会说“丹东的行情,你怎么没抓住”。弱智的人会问“请教老师,沈阳丹东吉林该怎么排序。丹东会改变东三省经济重心么”所有人,一直一定肯定,有一件事是共识的:丹东涨了,一夜之间涨了正53%。再过一天,“炒房团奔赴丹东”新闻横空出来。天上飞的,地上开的,水里游的。数十万“炒房团”,纷纷从古墓派爬出来,开着最先进的摩托艇,抽着雪茄烟,准备投十个亿。文科生小编唯一没有提到的:这二天飞丹东,机票涨了么。没有。酒店涨了么,没有。售楼处被挤塌掉了么,没有。哥哥看在眼里,凉在心里。但是,你们肯定猜不准。我在凉什么。三)*局
当时,徐教授和牛刀的*局,是年7月11日,打*一年之后,深圳的房价涨还是跌。这个*局,引起了年轻人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