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为何热衷写婚外情呢 [复制链接]

1#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为何热衷写婚外情呢?

关于爱情题材的小说在《聊斋志异》中约占了1/4,计篇左右,在这些小说中,蒲松龄描述了人狐相恋的离奇故事,把这种不为世人所接受的爱情描写得十分的完美——书生的才华横溢,狐女的美丽善良,作者尤其强调了书生那种狂放的气质,这类书生不但不惧怕那阴森恐怖的狐仙世界,而且能与狐仙们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有豪侠的风范。这一切都不是常人之所为。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她们不是世人眼中祸害人间的狐狸精,而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完美女性形象。很明显,蒲松龄已经有了原始的民主思想,女性不再受到男性的支配,而的具有自己见解的新女性。

当然,蒲松龄并不是为爱情而写爱情,他在写这些爱情故事的时候的时候用组了暗示的手法,要了解蒲松龄写这些爱情故事的真实目的,我们不得不又回到蒲松龄的生平。

蒲松龄一生科场失意,他的八股文得不到当时文宗们的认同,但他自己却自我认同,孤芳自赏,实则在科场上,蒲松龄已经被边缘化,现实世界已经吾人理解他,在这种环境下,蒲松龄想到了虚幻的*狐世界,在这些爱情故事中,狐女无疑是书生最好的知己,在现世中苦闷不已的蒲松龄终于在自己构建的*狐世界中找到了知音。

蒲松龄字剑臣,号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今属淄博市)。他一生中屡试不第,贫困潦倒。但活到了76岁,有趣的是,康熙54年(年)离世时,曹雪芹出生了。

有关蒲松龄的生平,我先介绍他的祖上,现在所知道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蒲鲁浑,一个叫蒲居仁,这两个人都做过元代的般阳路总管。因为他们在般阳路这个地方做官,所以他们的后代子孙就在山东淄川居住下来了。他的祖父叫蒲生汭,生了五个儿子,他的父亲蒲盘,一开始还读书,后来因为家穷,下海做生意了。可是由于年轻的时候还是读过书的,很有学问,在当地比较有名气。

蒲盘讨了三个老婆,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大儿子很小就死了,剩下四个儿子,蒲松龄在四个当中排行老三。

可以说,蒲松龄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文人家庭。在古代,做商人是被看不起的,认为还是应该读书。他从小跟着父亲读书,他聪明过人,过目不忘。但是长大成人以后,一生

不得志,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聊斋志异》,如果很得志,做上官了,我们今天可能就看不到《聊斋志异》了。

研究《聊斋志异》的学者提出了两个猜想:一个猜想是,在他的诗文里,发现他提过一个妇女的画像。这个妇女姓程,于是有人做文章,说这个人是他婚外恋的对象。但这只是一种分析和猜测,没有根据。第二个猜想,孙蕙的一个小老婆喜欢作诗,和他关系很好,他也写了一些诗给她,蒲松龄和这个女人有关系。也就是说在生活中确有这样的事情,所以在作品中才写出了已婚男子经常幻想神仙妖怪来跟他结合,跟他谈恋爱故事。

可惜这些分析没有直接的证据,都是间接的猜想。他在做幕僚期间,和孙蕙的妾有了接触,这是真实存在的,至于两个人是不是恋爱的关系,还要进一步考察。

蒲松龄外出做幕僚就这一次,接下来的生活全部是考试和作教书先生。33岁的时候,他到了另外一个人家里坐馆教书,可时间不长。

40岁,到一个叫毕际有的好朋友、一个地主家里坐馆,前后教了30年。这个地主很有钱,藏书很丰富,给了他一个单独居住的花园。蒲松龄有了大量读书的机会,明确地说有些作品就是在毕家写的。这30年对他非常有帮助,无论是文学的创作还是生活的改善,这30年教书的收入解决了他家里的温饱问题。一直做到70岁,教不动了,才回家。

虽然教书30年有一些收入,但是并不能富裕起来,所以蒲松龄终其一生都是在贫困的环境当中生活的。《聊斋志异》的写作得益于这30年的教书,因为写作环境很安静——教书是不带家属的。他孤身面对一个大书房,才思敏捷。

70岁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过门。大家给了他一个名誉上的安慰,叫做“乡饮介宾”,这对当时的文人来说也算是一种不小的荣耀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