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聊斋李伯言 [复制链接]

1#

书生忽得暴病,却宁死不肯吃药。说:“我的病,非药能治好的!阴间缺阎王,请我暂代。我死了别下葬,等我回来。”谁知,过了3天,书生竟果然复活。更奇葩的是,在阴间狠狠暴揍的那个亲戚,竟也跑来道谢来了……

书生李伯言,是沂水人。他刚直有胆色,是个难得的正人君子。

他忽然得了暴病,家人给他熬好了药端到跟前。他却说,阴间阎王缺人,特意让我去帮忙。过几天我就会回来。千万要等我,不要办丧事。说完一会就死了。

李伯言到了阴间,穿上阎王的服饰,小吏文书在一边严肃的等候。桌案上摆满了案卷。

他打开一看,第一件案子,是江南的赵某,一辈子和良家女子八十多人保持婚外情,按照阴间的律法,应该判处炮烙之刑。

堂下有高八九尺,可以合抱的铜柱,中空填满了燃烧的炭火。赵某被鞭打着爬上烧得通红的铜柱,爬到顶上,就砰的一声掉下来,接着又被鞭打着爬上去,又掉下来。重复了三次,就化成了青烟散去。

第二个案子,是李伯言的姻亲王某,被丫鬟的父亲控诉霸占女儿。原来王某明知道这个丫鬟是被人贩卖的,觉得价格便宜,就买了下来。结果也是暴病而亡。

王某的朋友周某在路上遇到了王某,知道是*,跑到书斋里躲避,王某追进去,请求他为自己作证。周某当然不答应。王某说:“这事儿可由不得你。”果然周某也死了。

现在李伯言审理此案,他看到王某,心里就想倾向于王某。他心里刚一起念头,大殿上就着了火。火焰一直升腾到房梁上。

李伯言吓得站了起来,小吏上前说:“阴间和阳世不一样。一点私心杂念都不能有,你赶紧把偏袒的念头熄灭,火焰也就熄灭了。”

李伯言赶紧宁心静气,火焰果然熄灭了。于是他秉公断案,王某和丫鬟的父亲反复争论,周某则实话实说。最后判决王某接受鞭刑。挨完打和周某一起送回阳间。

李伯言判完案子,骑马回家。半路上看到好几百身体残缺的人,迎面跪下哀鸣。停下来一问,原来是流落异乡的**,他们思念故乡,想回去需要路引。

李伯言说:“我上任的时间只有三天,如今已经卸任回家了,怎么能帮助你们呢?”

*说:“南村的胡某,即将做道场,托他给代办就行。”李伯言答应了。到了家,随从都离去了,他也就醒了过来。

那个胡某,和李伯言关系不错,听说他死而复生,特意来探望。

李伯言就问他何时做道场,胡某惊讶地说:“这件事除了妻子知道,从来没对别人说过,你怎么知道?”

李伯言就讲了原由。胡某叹息说:“在内室说了一句话,阴间就知道了,真是可怕呀。”恭敬的答应了。

第二天,李伯言去看望王某,王某还躺在床上起不来。他感谢李伯言,李伯言说:“律法不能从宽,你感觉怎么样?”

王某说:“已经没事了,就是受伤的地方溃烂了。”过了二十多天,王某的伤处才痊愈。

故事出自聊斋志异之李伯言。这个故事虽然短小,却很有意思。

李伯言有了私心,正义的火焰立刻烧到了房顶。他的私心没有了,火焰也就熄灭了。

这其实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期望人间正义永存,没有徇私枉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