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林珍钊导演的《倩女幽*:人间情》在腾讯视频正式开播了,这部剧的原著是来源于《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小说《聂小倩》,在年由李翰祥导演首先改编成电影《倩女幽*》搬上大屏幕。年开始,徐克导演又将《倩女幽*》重新拍摄成系列电影,让其中扮演宁采臣的张国荣,扮演聂小倩的王祖贤成为了一代人心中永远的经典。而提到这部小说的作者蒲松龄,却是一位年前的古人。
年,蒲松龄的父亲做梦,看到一个披着袈裟的和尚,瘦骨嶙峋的,病病歪歪地,走进了他妻子的内室,和尚裸露的胸前有一块铜钱大的膏药。蒲松龄出生以后,父亲惊讶地发现新生的三儿子胸前有一块青痣,这块痣的大小、位置和他梦中所见的那个和尚,胸前膏药完全相符。虽然这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当中杜撰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却是他一生穷困潦倒的写照。
01
蒲松龄的刚出生的时候,父亲经商,学识渊博。好歹还算是个小康之家,年轻的蒲松龄有大把的闲暇时间在家读读书、外出跟朋友搞搞诗社。19岁那年他第一次参加童子试,就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考中秀才。他的文章还深受当时的山东学*施愚山先生的赏识,一时名声大振。踌躇满志的他满心以为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一定可以在科举考试中顺利过关。
但他没有想到是,清朝初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都是儒家经义,考试更是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他写出的微型小说除了受到施愚山先生的赏识外根本不对其他考官的胃口,偏离跑道的他在科举这条路上一走就是30年。拼搏到50岁之后,他的老婆都劝他说:算了,别考了,如果你命中注定有功名,连宰相都做上了,何必一定得去考呢?蒲松龄笑着对他老婆说:你不想当上夫人吗?(只有官老爷的老婆当时才能被称为“夫人”,否则会被称为“贱内”)。
到了年,已经72岁高龄的蒲松龄继续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因为年纪大,又考了多次都没能中举的缘故,朝廷念及其艰辛,就给了其一个“岁贡生”头衔,地位比秀才高一点。至此,蒲松龄结束了他心酸的科举人生。
02
年轻时候的蒲松龄在父亲的庇佑下,可以安心读书,不用为自己的生计发愁。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没过多久就被打破了,原因就是家庭不和,蒲松龄有两个哥哥,他们的老婆都十分泼辣,经常为了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父亲没办法只能把他们三个分了家,分家的时候大家你争我夺,只有蒲松龄跟他老婆躲在一边什么话也不敢说,于是乎家里最破的房子和最贫瘠的土地都分给了他,另外打包的二百四十斤粮食,也只够一家人吃三个月,走投无路之下的蒲松龄,只能当起了私塾的教书先生。
当时私塾的教书先生一年收入最多为8两银子,而当时农村一个四口之家维持一年的生活要20两,加上30岁以后他还要赡养自己的母亲,家里人经常穷的吃不饱肚子。蒲松龄有一首诗叫《日中饭》,写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煮好的一锅稀饭,大儿子跟二儿子抢,小女儿在一旁可怜无助的看着自己的父亲,让他十分的伤心难过。感叹自己如何才能养活这些可怜的孩子。
03
在这种穷困的生活中,蒲松龄一边继续着自己的科举之路,一边也没有放弃自己对艺术的追求,从做私塾教师时,就开始写《聊斋志异》。他的好朋友张笃庆发现蒲松龄因为写《聊斋志异》影响到考举人,就写了一首诗劝他:“聊斋且莫竞谈空”,别写小说了,专心去考试吧。但是蒲松龄不听,还是写,不管哪个朋友听到什么奇闻轶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写到自己的作品里头。
40岁那年,蒲松龄应聘到毕家成为私塾先生,这里有石隐园的美景,有万卷楼的藏书,再加馆东的支持,他决心续写完成这部巨著。从此他便集中业余的精力投入到搜集素材与构思创作中。“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寒来暑往,日复一日,“集腋成裘”,“浮白载笔”,终于完成了他的“孤愤之书”
04
19岁时便名声大振的蒲松龄,憧憬着能在科举中一帆风顺,进而大展宏图,成年以后的他,更加希望通过科举来获得富贵,让一家人过上惬意的生活。然而科举路途中的一次次失败,却让他心灰意冷。其实也不奇怪,他本是一个天才的小说家,却要被迫去写时文、八股。他的想象力是狂放的,但肉身却是被八股压制着。
在中国古代,文学、诗歌才是正式的文体,若是写诗词,还能登上大雅之堂;而小说,是上不了台面的。当时的小说并不是主流,然而这位蒲姓兄台还是坚持写小说,写一些狐*神仙的故事,看多了人间事里的勾心斗角,倒不如*狐史爱憎分明,来得坦荡。看多了人间事里的勾心斗角,倒不如*狐史爱憎分明,来得坦荡。
聊斋的故事里,经常会乾坤颠倒,
人,尔虞我诈;*,肝胆相照。
在求功名路上飞鸿铩羽的蒲松龄只能聊寄情于自然,聊寄情于读书,聊寄情于写作,聊寄情于世人最不看重的小说。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的人才选拔形式,通过科举获得高官厚禄的诱惑,为每个读书人带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希望,使许多有才能的读书人在八股文中不知归路。蒲松龄在这个希望中被羁绊了50年,然而没有成为官老爷的他,并不影响他的小说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在他用一支笔构建的精神世界里,书生成为了进士,花妖狐魅化成了美女,而他成为了一代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