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聊斋志异之画皮佳人爱我乎 [复制链接]

1#

画皮这个故事,大家已不陌生。

经过大量文学创作和影视剧改编的传播,它已人尽皆知。

我想,时至今日,如果还只拿它当鬼故事来讲,只怕已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也有失偏颇。

它应该有更深刻的内涵,更丰富的线索,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创作欲望和猎奇心理。

犹记得多年前,电影画皮1中,周迅饰演的恶鬼把自己化为灰烬时的震撼画面。

她最后选择了毁灭自己,成全他人,硬生生把一个第三者的溃败升华为成全,赚足了同情与眼泪。

尽管与原著大相径庭,这算是一次极其成功的改编,因为它保留了文章的主旨之一,四个字:为爱牺牲。

只是,在原著中,那个为爱牺牲的角色不是“鬼”,而是“妻”。

王生被恶鬼挖走心脏之后发生的事情,才是这个故事的精髓;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王生的妻子———陈,从幕后走向舞台,用毫无尊严的方式,展示出要拯救爱人的决心。

之前的陈氏,作为王生的妻子,她小心翼翼,本本分分。当听到丈夫面有得色地告诉自己,他捡到一个美女,正关在书房里金屋藏娇时,她的回应完全没有妻子该有的愤怒与鄙夷;更像一个谋士,犹在为主人的安危着想。

生微告妻。妻陈,疑为大家媵妾,劝遣之。生不听。

一个“劝”字,隐藏了多少委屈?而“不听”两字,展示得多么冷酷。

果然,坏事还是发生了。王生“捡来的美女”,虽说不像陈怀疑的那样———是富贵人家逃出来的妾;却是一个更可怕的存在———居然是一只恶鬼,当晚,就会要了王生的狗命。

王生哪敢再去书房里私会,终于躲进了“久未涉足”的妻子的房间。

听着屋外恶鬼发出“桀桀”的怪响,王生吓破了胆,连看都不敢朝外面看,却把妻子推上前去打探情形。

自不敢窥也,使妻窥之。

这一幕相当滑稽。一个三妻四妾理所当然的男子汉大丈夫,临危却要一个弱女子替他挡枪,自己躲到被子里发抖。

原文有描写恶鬼杀王生的画面,

径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

我们可以看出,王生的确死在了床上。

面对王生的惨死,陈惊吓万分。但她没有逃跑,没有昏倒,也没有蹲在墙角抱头疯掉,而是强忍着恐惧,收拾起悲痛。前有快速找道士除鬼救人,后有万念俱灰只想速死还不忘料理后事。

那个在丈夫面前唯唯诺诺的女子,突然变得胆大包天,面对王生惨不忍睹的尸体,家里人都躲得远远的,而陈却抱尸在怀,一边哭一边整理他散乱的肠子。

家人伫望,无敢近者。陈抱尸收肠,且理且哭。

“抱尸收肠,且理且哭”,这八个字给人的画面震撼,用电影画面终究表达太肤浅。

爱一个人会把自己变得怯弱,爱一个人也会把自己变得强悍。

爱一个人还会让自己抛却自尊,忍受凌辱。

道士没有能力复活王生,而一个满身污秽的乞丐却可以,这个鬼故事突然变成了寓言故事,但上天对“无心”之人的惩罚,也落在了“有心”之人头上。

于是,陈跪在乞丐的面前,苦苦哀求。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怒以杖击陈。陈忍痛受之。

甚至,当着满大街围观人群的面,吃下了乞丐吐了满满一手掌的痰,

乞人咯痰唾盈把,举向陈吻曰:“食之!”陈红涨于面,有难色;既思道士之嘱,遂强啖焉。

陈不是傻子,她能感受恐惧,能体会疼痛,她有尊严,愿做一个大家闺秀。此刻,似乎都抛弃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复活爱人。

我们不禁要问:“值得吗?”

这个问题,老乞丐先替我们问了。

先问:

佳人爱我乎?

“我”是谁?“我”是污秽,“我”是不堪,“我”就是你的丈夫。

陈听不懂。

乞丐又问:

“人尽夫也,活之何为?

我们听说过一个成语“人尽可夫”,这里相反的意思:见个女人就想当其丈夫的人,你复活他干什么?

陈依旧不懂,或者说她不愿意听懂。

乞丐忍不住用拐杖敲她的脑袋,真是个疯子啊!

终于,乞丐逼迫她吃下恶心的痰,他要告诉她:“你的丈夫会让你感到恶心,胸闷,毫无尊严。”

觉入喉中,硬如团絮,格格而下,停结胸间。

老乞丐不知道,这痰在陈的眼中,下意识里,已经变成伊甸园的红苹果,她已不愿分辨。

事已至此,老乞丐大笑一声:

“佳人爱我哉!”

陈复活了王生。

她用行动证明,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

千金难买我愿意。

何其痴哉!

但愿,这是一次洗心革面,鬼物“革面”,王生“洗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