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明风华中朱瞻基这么聪明,日后还会是 [复制链接]

1#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www.ykhongye.com/

《大明风华》开播至今已经近半了,说起皇太孙朱瞻基,剧迷们对朱瞻基的印象恐怕最多的是:聪明、帅气、狡黠等。不管怎么样,在剧迷的心中,他是正面的角色。日后,朱瞻基还会当上皇帝,年号为宣德。

朱瞻基

不过你可知道历史上的朱瞻基是什么样的皇帝吗?朱瞻基当上皇帝之后,继承父业,也算是兢兢业业,明朝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了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观。历史上把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在位的这11年时间称为“仁宣之治”。实际上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1年,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有10年时间。可见,朱高炽奠定了仁宣之治的基础,朱瞻基是真正缔造仁宣盛世的人。

¥5明朝那些事儿全套1-9全集淘宝月销量57¥¥购买已下架

如此说来,朱瞻基应该是一个名君才对。遗憾地是,在后人眼中朱瞻基却是个地道的昏君。原因是朱瞻基有一个特别的嗜好——斗蟋蟀,并因此曾造成百姓怨声载道。朱瞻基也留下有“太平天子,促织皇帝”之名。

朱瞻基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传世的作品《聊斋志异》中有个名为《促织》的故事,讲的就是朱瞻基喜欢斗蟋蟀,竟在全天下征收蟋蟀,并因此造成百姓家破人亡。《促织》还入选到我国高中语文课本中,由此可以想像,在中学教育普及的今天,每个读过《促织》的人,无不痛恨那个斗蟋蟀斗得很过瘾、却害死别人的朱瞻基。虽然一些史盲们未必会所把历史上有名的蟋蟀皇帝与《大明风华》中的高富帅朱瞻基联系在一起。

现有的历史资料也记载了朱瞻基喜欢斗蟋蟀到什么样的程度,以及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1.朱瞻基曾公开下旨征收蟋蟀。朱瞻基作为皇帝,喜欢斗蟋蟀也就罢了,但光明正大地把斗蟋蟀上升到国家大事的程度,这就过分了。明代王世贞编著的《国朝丛记》中记载了朱瞻基征收蟋蟀的圣旨:

朱瞻基与孙若微

比者内官安儿吉祥采取促织。今所进促织数少,又多有细小不堪的。以敕他每于末进运,自要一千个。敕至,而可协同他干办,不要误了!故敕。

2.因为朱瞻基喜欢斗蟋蟀,竟使天下人争相效仿,连装蟋蟀的罐子也成了当时的收藏珍品。明《万历野获编》载:“今宣德蟋蟀罐甚珍重,其价不减宣和盆也”。

3.在广征蟋蟀的过程中,造成百姓家破人亡。

明朝吕毖著的《明朝小史》记载:“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乃跃去。妻惧,自经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经焉。”

朱瞻基与孙若微

这段记载恐怕就是《聊斋志异》中《促织》的原型吧?男子用一匹马换来的一只蟋蟀,他老婆觉得这蟋蟀很神奇,偷偷打开罐看一下,结果蟋蟀跑了。老婆害怕,自杀了,男子也害怕,也自杀了,真是因为一只蟋蟀害死了两条人命。

朱瞻基在历史上是个有功绩的皇帝,除了因为喜欢斗蟋蟀留下骂名之外,朱瞻基几乎没有任何过失。作为皇帝,朱瞻基如果只是自己喜欢斗蟋蟀,那无可厚非,朱瞻基可以通过斗蟋蟀来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但朱瞻基却把斗蟋蟀置于国家大事之上,更为此劳民伤财,弄得百姓怨声载道。光凭这点,朱瞻基难称为明君。

孙若微

《大明风华》的剧迷们肯定把剧中的高富帅朱瞻基和历史上的蟋蟀皇帝区分开来吧?毕竟剧中的朱瞻基才是剧迷们喜欢的。只是随着《大明风华》的剧情发展,还会有朱瞻基斗蟋蟀的故事情节吗?想想孙若微看着趴在地下斗蟋蟀的朱瞻基的场景,会不会有点让人喷饭的感觉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