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是清代小说家,以写神狐鬼怪闻名于世,特别是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堪称是清代鬼怪小说的最高代表。据闻自从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问世以后,他的名气空前闻名,他的好友王世贞曾经想以两黄金买下他的手稿,他毅然决然断绝了王世贞的买书请求。虽然蒲松龄一生贫寒,但是他对自己的创作还是格外看重的,他交待自己的子孙后代小说手稿只能由蒲家每一代的嫡长子继承。按理说《聊斋志异》的手稿应该一直在蒲家,可是后来发生了变故,导致蒲家只有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不知所踪。蒲家怎么把下半部分弄丢了呢?这事还得从蒲松龄的七代子孙说起。
蒲松龄
清朝同治年间,蒲家的第七代掌书人蒲价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到东北某生,这就是著名的“闯关东”,蒲价人带着整本手稿来到辽宁沈阳。从此,《聊斋志异》的手稿从山东流向了辽宁,蒲价人也成为东北闯一代。蒲价人去世后,小说手稿传到了他的大儿子蒲英灏的手中。这个蒲英灏是清朝大将军依克唐阿的手下小官,依克将军素闻蒲家有《聊斋志异》的手稿,就想拜读一番,就跟蒲英灏索要。蒲英灏一面想借机攀上关系,一面又怕将军不归还手稿。再三犹豫之后,蒲英灏决定一半一半地给,这样最为稳妥。
蒲家为了生计闯关东
依克将军读完上半部分手稿后按照约定还给蒲英灏跟他交换下半部分,可是这时候发生了变故。依克唐阿把手稿带到北京看,却在年时病逝,此时正好赶上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联军攻克北京后,这小说手稿下半部分还没来得及归还就不见了,到底是被八国联军抢去了还是被人藏起来了已经搞不清楚,蒲英灏手里只剩下了上半部分。
蒲家保存的半部手稿
蒲英灏有四个儿子,他们深知手稿的重要性,大家都想得到。按理说蒲英灏应该把手稿传给大儿子,没想到大儿子不争气,竟然把仅存的半部手稿偷出去卖给商务印书馆。蒲英灏得知后,一边惩罚大儿子,一边向商务印书馆索要,最后艰难的要了回来。他对大儿子已经失去了信心,最后把书稿传给了品学兼优的小儿子蒲文删。蒲文删得到手稿后倍加珍惜,无论如何也不肯借给别人,只允许印刷,即使曾经身陷囹圄有人以手稿为代价换他出狱,他都回绝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蒲家才把这半部手稿展示出来。至于另一半到底在哪里一直是个谜?也许有人故意藏匿起来,也许外流到别国,这都是蒲松龄老人家所不愿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