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聊斋志异之婴宁当高明的猎手遇上傻傻的 [复制链接]

1#

美国有一档综艺节目,叫AskStvHarvy,老司机Harvy在节目中回答女士的各种情感问题。当被问到要如何引起男士的注意时,他常常说:“女士们,你们要学着如何当好猎物,当你弱不禁风而又光芒四射地出现时,猎手们将蜂拥而至。”

这句话总结得很到位啊!

几百年前的中国,也有一位老司机,用一支科场失意后遗留下的秃笔,记录了一个个痴男怨女的凄美故事。于是,一部恢宏巨著《聊斋志异》流传至今。

书中,小狐狸婴宁成功的感情经历,让人印象深刻。

婴宁最吸引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天真!

爬树的野丫头,吃吃大笑的傻妞,“我不惯与生人睡”的懵懂无知,无不闪耀着天真无邪的清纯气息。

怪不得蒲松龄在文末点评时,直言不讳地宣布:“别问我最喜欢书中哪个角色,问就是婴宁。婴宁是我的!”

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

婴宁不但满足了男人对美女的生理幻想,还满足了男人对“英雄保护弱女子”的精神幻想。

男同胞们,如果你读完婴宁这个故事后,生出无限向往和浓浓呵护的情绪来,对不起,你已掉入婴宁小狐狸设下的陷阱,无法自拔矣。

你真以为你是猎手?

当你曲曲折折终于拥美女入怀,而为自己的“聪明机智”沾沾自喜时,你的“猎物”已经为了这一刻使尽浑身解数,暗骂了千百声“榆木疙瘩”。

男人有两种,好色的直男和好色的渣男。

《聊斋志异》中百分之九十九是渣男,一上来就“心悦爱之,遂相狎昵”。剩下百分之一的直男只会“怅然若失,神魂颠倒”,继而“废寝忘食,形销骨立”,干等着奇迹的出现。

渣男不需要钓,见了饵后闭着眼就咬,高明的猎手对他们兴趣不大。

而直男有色心没色胆,一切随缘。若不主动靠近他,就等于失去他。

不信的话,我们来看看,婴宁为了嫁给张子服公子,煞费了多少苦心。

首先,为了万无一失,婴宁在张公子身边安插了内应,这个人就是张公子的表哥吴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故事中有太多巧合,都与这个吴生有关。

第一,因为张母对儿子的宠溺而保护过度,轻易不让出门。

母最爱之,寻常不令游郊野。

所以,没有特殊原因的话,张公子想出个门都难,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艳遇,怎么可能?

而这一年的元宵节,作为表哥的吴生特意邀张公子出游,张母就不好拒绝了。

而吴生并没有尽到保镖的职责,半途借故离开了,这就为接下来的美丽邂逅创造出机会。

方至村外,舅家有仆来,招吴去。

独自游玩的张子服,遇到了守候已久的小狐狸婴宁。

第二,张公子思念成疾,生死关头,吴生及时出现,救命解惑。真真假假一番话,告知了美女的地址,怂恿了张子服,还试探了张母对“儿子有可能娶一个他自己看上的女孩”的态度。

吴出告母,物色女子居里,而探访既穷,并无踪绪。母大忧,无所为计。

要的就是张母“大忧”,唯有如此,突然出现的婴宁才会是救苦仙女,而不是送上门的贱货骚狐狸。

第三,张子服以及后来寻找他的家人能很顺利找到婴宁的住所,没有吴生的指点?怎么可能!

吴生就是用他姑姑(张母的姐姐)的坟冢位置做参考的。

第四,吴生见了婴宁后,就积极当起了媒人。想想,吴生能与张子服一起郊游,应该是同龄人,按当时的礼仪,似乎轮不到他做媒吧?

吴请往觇其异,就便执柯。

吴生是带着任务来的。

巧合,只是一个在找不到合理解释时的借口罢了。

回头再来看婴宁自己做了多少努力。

初次见面,面对张子服傻呆的猪哥模样,婴宁丢下一枝梅花,说到:

“个儿郎目灼灼似贼!”

若是毫不在乎的路人,何必多费口舌?还留下信物呢?

张子服捡起梅花,失魂落魄回了家。

回家后他做了什么?什么也没做,甚至要饿死自己。

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

婴宁要是早知道这样的结果,估计该换块石头砸他。

学学人家西门大官人吧。太没有色胆了。

再次见面更有意思。

婴宁在院子里,就等着张公子敲门问进来。谁知张公子找到地方后,却“不敢遽入”。

只坐在门前一块石头上,静听观察。

婴宁本想叫几声“小荣”来引起注意,最终还是对张公子的悟性失去了信心,“瞬移”到了门外,假装路过。

回顾对户,有巨石滑洁,因据坐少憩。俄闻墙内有女子,长呼“小荣”,其声娇细。方伫听间,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

大家看这段文字,婴宁前一刻还在园内喊婢女“小荣”的名字,下一刻却出现在园外,与张生觌面相见。

仿佛在说:“是我是我就是我!”

张公子终于见到了心上人,心骤喜,但身未动,开始犹犹豫豫,瞻前顾后。

但念无以阶进;欲呼姨氏,顾从无还往,惧有讹误。门内无人可问。坐卧徘徊,自朝至于日昃,盈盈望断,并忘饥渴。

一怕没有敲门借口,二怕不是大姨妈家,三怕门内没人。只好坐累了躺着,躺累了又起来坐,直到太阳落山,忘了饥忘了渴,只两眼盯着大门看。

背靠大门的婴宁脸色由潮红变酱紫,期待的敲门声久久没有响起,只好腆着脸一次次缝中窥人,耐心“勾引”。

时见女子露半面来窥,似讶其不去者。

天真的张公子还以为婴宁是惊讶于他怎么厚着脸皮不走才一次次门缝里看人的。

若多年以后追究起来,谁追的谁这个送命题谁能解答?

没有办法,婴宁使出了绝招——叫家长!

这个家长就是鬼母,她是吴生的姑姑,张子服的姨妈,张母的姐姐,婴宁的前妈。她的出现,不但缓和了气氛,而且让张子服与婴宁的结合合情,合理。

亲上加亲,又没有近亲结婚之嫌。绝配!

之后的故事,似乎已经水到渠成。但婴宁是一个极度浪漫的女子,她怎么甘心“”心悦爱之”的平淡,她要“说你爱我”爱情宣言。

至此,我们才能看到张子服潜藏的渣男气质。

学会了动手动脚:

生扶之,阴捘其腕。

学会了甜言蜜语:

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

学会了露骨挑逗:

夜共枕席耳。

婴宁终于收服了张子服。

但还没有到庆祝胜利的时候。还有一座大山,在家里等着小狐狸婴宁去征服,这座大山就是张母。

张母是个什么样的人?故事中没有明写,我们只好试着在字里行间妄自揣度一番。

张子服“早孤”,说明张母是个守节的寡妇。丈夫早死,儿子就是她的全部,这占有欲满值。

张母对张子服“寻常不令游郊野”,说明她对儿子的保护欲极强。

鬼母曾对张子服说:

年来以家窭贫,又无三尺男,遂至音问梗塞。

多年来因为家里穷,所以与张家断了来往。

亲姐妹断得这么彻底?个中龃龉,无从得知。但作为富人的一方,居然宣称从来没有这么个姐姐,稍显冷漠了。

我未有姊,何以得甥?

奴婢犯错后,常常拜托婴宁代为求情。说明张母惩罚下人的事情时常发生。

鬼母送婴宁出门去张家时曾提醒:

“姨家田产丰裕,能养冗人。

说明张家不是一般的有钱人,而是巨富之家。一个寡妇,能守住这么大的家业,见识手段必然不凡。

综上推断,张母是一个冷酷无情,有见识,会手段,宠溺儿子,占有欲强烈的孀居寡妇。

面对这么一只老狐狸,小狐狸婴宁不能智取,只能装傻。

这种“傻”的程度极难把握。

要不懂尊卑(母入室,女犹浓笑不顾),但对张母问候殷切(昧爽即来省问)。

要玩物丧志(爱花成癖),但心灵手巧(操女红精巧绝伦)。

要口无遮拦(大哥欲我共寝),但谨守闺密(而女殊密秘,不肯道一语)。

这“傻气”,多一分让人生厌,少一分让人警惕。婴宁借助“笑”的掩护,傻得刚刚好。

正如蒲松龄点评的那样: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

鬼母嘱咐婴宁,要做一个“冗人”,一个富贵闲人。为人新妇的婴宁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但是,时间久了,人心思变。

媳妇与婆婆这对千古冤家,渐生嫌隙。

路会不会越走越窄?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