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聊斋父亲守夜被狼吃,小伙执锤睡山坡,连杀 [复制链接]

1#

聊斋|小伙父亲被狼吃,他执锤夜睡山坡,锤杀3只狼为父报仇

清朝时,乡下有个叫余江的小伙,他勇猛善良,十分有孝心。

小麦熟时,一晚他父亲守在地头看粮,不慎睡着了。半夜狼来了,将他父亲吃掉了,只留下一双染血的鞋。

于江母子悲痛万分,用棺材将他父亲的鞋放入其中,葬在山坡上。

于江这时已十六岁,他对母亲说:“无论如何,孩儿誓死也要为父报仇,如果不杀此狼,我枉为人子!”

母亲劝阻说,狼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你父亲已经走了,娘不能失去你。

可于江不听,等母亲睡着后,他手里拿一把铁锤,来到父亲睡觉的地里,一定要杀狼为父报仇。

于江睡在发现父亲鞋子的地方。将锤子枕在头下,右手握着锤柄,微眯着眼假睡,他在等着狼再次前来。

不久后,果然一只狼来了。狼围着于江转了两圈,用鼻子不停嗅他。发现于江似乎已经睡着,就猛一下扑上来,咬向于江脖子。

于江迅速坐起,一锤砸向飞扑而来的大狼。

那狼躲闪不及,被砸中脑袋,倒上地上当场就死了。

于江把狼拖到后面的草丛里,又到刚才那地方佯装睡下。到了半夜,果然又来了一只狼,于江又像刚才那样,把这头狼也一锤砸死。

于江又把狼拖开后,再次躺下,他要等着多杀几头狼报父仇。

可这次躺下后,他实在太困,迷迷糊糊的睡着了。这时,他看见父亲从地里走了过来。

父亲看着他,非常欣慰的说:“儿子,你真的长大了。你杀了两只大狼,足以解我之恨了!但我还是要告诉你,吃我的狼,并不是这两头,那头狼更加雄壮,它的鼻子是白色的。”

父亲让儿子回去,说那一头白鼻子狼很厉害,怕儿子也丢了性命。

于江听后表示,一定要杀掉此狼,报杀父之仇。

于江醒来后,看见月亮还在西山头上,他又假装睡着,留意四周动静。可等了一整晚,也没有狼再次前来。

于江本想把两只狼拖回家,但又害怕吓着母亲,就将死狼扔进枯井中。

到了晚上,于江又来到地里假睡。就这样,一连三四天,也没有别的狼再来,于江也经常睡着。

这天晚上,于江正睡着时,来了一只大狼,咬住他的脚往前拖着走。

于江忍着剧痛,装成死人一样,他明白,要他稍微一动,那狼就会扑上来,咬断他的脖子。

于江被这头大狼拖着走了一段路,身上的皮肤被磨出了很多口子。

过了一会,大狼将他放下,用嘴撕开他肚子上的衣服,准备咬开他的肚子。

这时候,于江抓紧时机,趁狼不备猛的挥动铁锤,一下打在狼头上。那狼一下并未倒地,于江又连着猛砸几锤,终于杀死了这只狼。

于江仔细一看,这只狼果然身形巨大,而且鼻子是白的,这正是杀死他父亲的那头大狼。

第二天一早,于江把替父报仇的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哭泣着跟他上山,将这头死狼,拖到他父亲的坟前祭拜。

村里人知道此事后,无不夸赞于江这个孝子!

这个故事名叫《于江》,由阿飞改编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

俗话说“父母之恩大于天”,又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中华民族是最讲孝道的民族,也最是恩怨分明的民族!

于江的父亲被狼吃了,虽然狼并非是人类,但已经与他有天大的仇,于江说得不错“不报父仇,枉为人子!”

于江不顾母亲劝阻,冒着生命危险,一人躺到山坡上,就是要引狼杀狼。

有人可能会说,他这样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因为他很可能被狼吃掉而报不了仇,那样就剩下母亲没人照顾了。

可我要说,有的时候,男儿就应当有男儿的血性!

考虑太多后,仇就不用报了。

于江杀狼的故事,虽然很是神奇,但宣扬的却是一种行孝的品德: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在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恩情最大的,一定是我们的父母亲,生育之恩,养育之德,怎么报答都不为过啊!

可现在有一些人,成家立业了还啃老,而且还将父母像佣人一般使唤。这些人,他们就真不会觉得心中羞愧吗?

小侠阿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