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聊斋故事ldquo剑仙rdqu [复制链接]

1#

聂碧云,是充州的奇女子。幼年时遇到一个异人,传授给她剑术,能用飞剑在十里以外取下人的头颅。碧云嫁给一个士人,善吹铁箫。

一次,他喝醉酒后在柳荫下品箫,树旁系着一艘渔船,渔翁有个儿子不孝顺,这天晚上正在骂父亲,他听后十分气愤,投过铁箫打死了渔翁的儿子,只好流浪江湖。

一天,他到崂山去访道,从五老峰下来,对面碰见聂碧云,他目不转睛地看着碧云。

碧云也对他注自了好长时间,说:看您的行踪,也是一个没有家的流浪汉。我还没有配偶,愿意嫁给你。于是二人就成了夫妻。

士人想要在西南山麓建造房屋,聂碧云说:我还有大仇没报,现在还不是隐居的时候。所以嫁给您,是为了跋山涉水时,聊且伴我消除寂寞,而且也希望您助我一臂之力。若是大道成功,对您也不是没有益处。

聂碧云从充州、豫州,经过燕地、齐地,又渡过汴水、洛水,每到一处,常作十天的逗留,从来不长期留住。

她曾经在夜间占望星象、卜辞说当应在洪泽巨湖。所以她疑惑鄱阳湖中必有神物,于是就到了豫章,在湖边租赁屋子住下。

一天夜里拿出一寸左右的神镜、在盘子里注满水,测验之后,说:光气还很远。

接着又察知是在太湖,就乘船过了九江,到达三吴,居住在西洞庭山上,士人设下帐幔教授徒弟,有长住下去的意思。闲暇时候询问碧云的隐秘之事,并且追问她到底想做什么。

碧云说:我父亲是个学道之人,出自许真君门下,讲求炼丹炼贡的法术。大丹已经炼成,不几天就可飞升了。谁知山潭里的*龙幻形变成许真君的模样,偷偷到父亲的住处,命我父亲打开炼丹炉,把丹分为两颗,一颗自己吃了,一颗给了我父亲,假装像要秘密传授真言的样子。

我父亲正在俯身接受教诲,*龙便乘父亲不注意,突然从袖中取出铁椎打中父亲的头部,父亲立刻死去,丹也被他盗走了。*龙从此变幻莫测。这个仇我发誓一定要报。*龙的神通很大,不是剑术所能制服的,须要同时找到三种物件,才可能杀死它。

士人问哪三种物件,聂碧云说:一是定海神针,是大禹当年留下的,把它投到潭里,水里就兴不起波浪;一是降魔真杵;一是炼影神镜。我如今只有一个镜子,而没得到另外两个宝物,日夜寻求,不敢有一点松懈。如今探知那神针在太湖中,需设法求取。

从此以后,聂碧云每到晚上必划船到湖中去,划船掌舵,全是她一个人操作。

一天晚上,皓月当空,月光如昼,士人闭门夜读,万籁无声。聂碧云忽然推门而入,衣服和鞋子都沾湿了,头发上的水珠还在往下滴。

她对士人说:你可以给我庆贺了,我已经找到神针啦。说着从袖中取出,仅有筷子那么长,仔细一看,上面有几行蝌蚪文字,字迹已经模糊、无法辨认。

第二天,聂碧云就立即迁走了。走到浙江地界,住在旅店里。

路上遇到一位头戴*冠的道士,神情潇洒,似乎曾经见过面。他对聂碧云稽首问询说:三件宝物得到了两件,报仇的日子不远了。我师父有一封信给你。

随即拿出信来给碧云,忽然间道士就不见了。

聂碧云非常吃惊,拆开信读,原来是许真君的信札,信中说:降魔真杵如今在嘉兴寺韦陀手中,可惜被世俗的香火薰蒸,需要把《辟秽金刚咒》念十万遍,才能令它返璞归真。到了那时,我自会来协助你。

聂碧云前往嘉兴寺,就用假的降魔真杵换下真的,把它供到桌案上,用异香洗洁。让士人早晚诵念《金刚咒经》,满了一年,完了十万之数。

聂碧云在十年间已经炼出一百把匕首,锋利可以削铁,坚硬可以穿过石头,把它抛到空中,就像流星闪电,下来一定能刺中目标,剑无虚发。

聂碧云跳起来说:报仇的时候到了!*龙过去潜伏在蠡湖,如今搬于仙穴,是灵山最高的峰顶。我同您一起进四川去找它。

二人经过瞿塘峡滟滪堆的险滩,又过了剑阁夔门的峻峭关隘,在成都小住了一个月,才到阆中。登上蟠龙山上眺望,只见灵山上一座山峰,气势挺拔,直插云天,景色葱蔚,下边就是*龙居住的地方。

聂碧云高兴地对着士人说:妖龙就在这里!您能跟我去吗?

士人说:怎敢不听命?

聂碧云给了他个皮口袋,把匕首的一半交给他,说:只等云雨大作、雷电激荡的时候,望着空中把它掷出去,没有不应手的。情势危急了,你可以拿出降魔杵来自卫,高声读诵着《金刚咒经》,自然就没有危险了。

聂碧云装束好就上了山,一直来到那座峰顶。士人跟着她,只见那里有个池潭,方圆约有几百亩,水清见底,水中的游鱼历历可数、风吹水面,涟波荡漾。

聂碧云说:*龙喜欢听音乐,你可以吹起铁箫来引它出来。

士人的铁箫,本来就吹奏得出神入化,高音可以遏制云霞,响声可以撕裂帛绸,精诚贯注其间,金石都能裂开。开始还按照曲谱,依着旋律,抑扬宛转,三段之后,充分发挥了它的长处。

聂碧云瞅见群鱼中间有个样子像蜥蜴的,点头摇尾,举动有些异样,知道这必定是*龙,急忙把定水神针投下去,潭水顿时下去了一丈多。那蜥蜴忽然间变成一条长蛇,不大一会儿,鳞甲怒张,风浪骤然兴起,千百条蛇全部从潭中飞窜出来,一起飞向聂碧云。

聂碧云把剑掷到空中,匕首所到,xue肉横飞。士人也从旁协助她。过了一会儿,天地间白昼变得一片昏暗。水火风雷同时降临。士人的匕首已经用完,只是高高地站在石头上,拿着降魔宝杖,口念着《金刚咒经》,聂碧云在胸前悬挂着神镜,不能进犯。

*龙的法术渐渐用尽,知道不能对敌了,又飞升到云间,张牙舞爪,与碧云搏斗。士人把降魔杵掷过去,打中了*龙的背部,*龙忽然不见了。

碧云急忙用炼影神镜照遍四方下上,原来*龙伏在盘石下面,揭起盘石寻找,转眼间又变成一个蛤蟆。聂碧云恐怕它再逃,拿出神针刺去,鲜xue骤然间涌出,池潭也为此溢满了。

聂碧云以为*龙已经死了,高兴地说:二十年的大仇,今天才如愿以偿了!

忽然听见空中有声音说:女子有志气啊,真是值得夸奖。

抬头一看,只见有个道人羽衣*冠,端庄地出现在云间,原来是真君到了。

真君俯身对聂碧云说:*龙的伎俩百出,哪能这就死了?五百年后,仍然将要出来成为人间的祸患,不如让我带着回去。

他把金钵掷下水潭,那*物立刻跳进金钵。真君收起金钵,随即也不见了。

聂碧云喜欢莫厘山缥缈的美景,就在这里开辟了田地,砍了茅草,打算在这里久住下去。山民们见聂碧云重新到来,都来问好。聂碧云终年没有经营什么,可是衣食自给,虽然与士人是夫妻,但食宿各自分开,仔细观察,好像一点也没有交染。人们疑惑他们不是平常人。

正赶上春季里连雨成灾,浙皖山中,到处发现水蛟,西山山沟深处远近都听到鼍的鸣叫。山民们十分忧虑,到处搜索挖掘也没有找到。

一天晚上,雨骤风狂,山洪突然暴发。雷声刚一震动,水蛟就出来了。只见水蛟翻起洪水,浪头有一丈多高。聂碧云闻讯赶到那里,用飞剑把恶蛟斩为两段。

第二天看那怪物,头上带角,身上长鳞,有好几丈长。山中人没有遭到灾难,这是聂碧云的功劳啊。

又有一年,遭大旱,稻田干裂,民间用各种方法求雨,全都没有效。有时虽乌云密布,却不见下雨;雷声滚滚,却不见一点云。

聂碧云说:这里必定有怪作乱。

她走到田野间,到处去察巡,看见一个棺材露在外面,已经朽烂。棺上有一个小洞穴很光滑,好像有什么东西经常由此出入,就问这是谁家的灵枢。原来那是长久放在那里不葬的无主灵枢,于是就告诉众人打开看看,只见棺材里有一具僵尸躺在里面,满身长着绿毛。

随着棺盖打开,尸体慢慢站立,众人吓得都逃跑了。聂碧云说:这是旱魃作怪。

她让人堆起干柴焚烧了它,甘雨立刻下了起来,百姓得以补种庄稼,虽然天旱了,但没有成灾。

有个人家里有狐狸作祟,驱赶它倒变得更为厉害,甚至骚扰到左邻右舍,箱笼中无缘无故就冒出火来,脏东西死老鼠时常掉在饭锅里,各种反常现象不断出现。

这家人十分害怕,便到龙虎山上请来天师的符咒,回家悬挂起来,但也毫无效力,他想聂碧云必有道术,就去哀求她,求她到家去治一治。

聂碧云笑着说:这不是我所擅长的事,符箓敕文之类,我都不晓得,岂不是成为王道士斩妖,传为话柄吗?

这人再三恳求,不得已,碧云只好去了。到了门口,骤然间有一块大砖飞了过来,几乎打中聂碧云的肩部。聂碧云甚为恼怒,把剑掷向空中,那屋内狐狸鸣叫一声,已被斩断了头。

聂碧云说:祸害已除,你可以高枕无忧了。

聂碧云刚回到家中,就有一个白胡须的老翁拿着名片要进来拜见,因为素不相识,碧云觉得很奇怪,姑且请他进来。

那老翁长得是苍髯古貌,道气盎然,对聂碧云说:同属玄门,为什么如此欺凌我等呢?子孙即使有什么不好,何不先告诉我,我自能处治它。为什么竟用三尺剑斩了它,这是什么缘故呢?您志在为父报仇,如今我的仇,将向谁去报呢?许真君还是我的后辈,不要认为您的剑很锋利,可以随便杀生!

聂碧云这才知道老翁原来是狐祖,就回答说:您是涂山氏的后代,应该隐居在岩洞穴里,远远离开人间,自然与人无害,与世无争。但你们却作崇扰乱平民,施展狡猾的伎俩,论起刑法,应该占着那一等?您自己说能管教您的子孙,那么在人家呼吁求告无门的时候,为什么却装聋作哑,就像一点也没听见似的呢?您算了吧!别惹我烦恼。

老翁无言以对,神情沮丧,仓猝走下台阶,跌倒在地,立刻变作苍狐,转眼间就不见了。

聂碧云对士人说:这只狐狸按照阴间的律令,不够死罪,我杀了它未免过分,你可以把《心经》、《往生咒》,各念万遍来超度它,借以忏悔我的过错。

聂碧云认为洞庭东西两座山的风景比吴地要优美,说:这里原是洞天福地,天仙居住的地方,不想山中人土里土气的样子,为了追求金钱铜臭,到远方去做商贩。美景当前,却弃而不顾、使这里没有一点楼台亭榭的胜景,泉石花木的优美,竟作了坟墓,转而成了*窟,可惜呀!

我想湖中应当修一道长堤,就像杭州西湖中的白堤苏堤那样;把两座山连在一起,中间建起十二座环桥,以通行舟船;在湖上全都栽上荷花菱藕,开花时节,万顷清香,一堤明月,难道不快乐吗?在堤上多种些垂杨和松树榆树李树之类,用来给行人遮日晒;在莫厘山环境优美的地方,修造几百间精舍,作为出家人修心养性的地方。

聂碧云虽然有这话,后因去峨帽山学道,一去不返,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参考资料《后聊斋志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