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552376715502314&wfr=spider&for=pc麻省理工科学家曾在20世纪提出“人体4S店”的概念,就像汽车4S店那样,他认为在肢体零件替换技术进步下,我们也许也可以“哪里坏了换哪里”,从而实现长生。
事实上,已经有人这么做了。20世纪就已坐拥多亿资产的洛科非勒,一生更换了6个心脏,活到岁;硅谷经典VC投资人彼得蒂尔,每季度定期更换18岁年轻人血液,想活年……但世人野心不止于此,为了长生,他们甚至将触角伸向了“换头”。
年,哈尔滨大学的任晓平教授和意大利神经外科教授卡纳维罗一起,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换头术”。实验志愿者是2只猴子,他们分离下一个猴头,并快速冷冻起来;术中再将其和新身体的血管进行缝合;再用聚乙二醇连接起猴子的脊髓神经,因为它能让细胞膜上脂类融为一体。
在历时18小时、耗资高达万元后,被换头的猴子志愿者脑内实现正常血供,甚至能发出“吱吱吱”的叫声,定义为全球首例成功的“换头实验”。即便是由于没有将两者之间的脊髓神经连接好,这只猴子身体始终处于瘫痪状态,换头后只活了20个小时。
对于这项难度系数超纲的实验,卡纳维罗教授表示高度赞扬,称下一步打算将这项技术用到人身上,甚至认为换头术的成功具有“预示性”,未来就连衰老问题都有可能被解决。《聊斋志异》中有一个陆判换美人头的故事,如今却在现实中上演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实际上,在换头术之前,人类曾将寻求长生的希望寄托在“冷冻术”上。我国首例冷冻人是《三体》编审杜虹,她花75万将自己的头部冷冻在-℃的液氮中,计划年再唤醒自己。全球像杜虹这样的冷冻人已经有多例,包括硅谷富豪库兹韦尔、彼得蒂尔都已经提前预约这一技术。
不过比起上述“希望在未来”“现在看还是有点超前”的长生手段,现阶段能承载人类绪命需求的仍是“小步慢走、理论知识更为扎实”的技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