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商务印书馆自然大讲堂开讲啦 [复制链接]

1#

商务印书馆“自然大讲堂”来啦!

我们邀请到《北方有棵树》、《古典植物园》、《元素与人类文明》3本“中国好书”的作者今晚开讲。

今晚7:00,直播间不见不散!

1.《北方有棵树》——年中国好书1月榜

中国好书1月榜商务印书馆“年度十大好书”(大众类)深圳“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青年原创大奖”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中华读书报年度好书

欧阳婷

欧阳婷,媒体工作者,也以极浓厚的热情倾注于自然观察和探索。

“写作对于我而言,是一个让自己人格趋于完整的事情,观察、记录、书写,把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保留下来,也是志趣所在。”

——欧阳婷

“她的眼中既有整体也有局部,能辨析光与影、各种色调的微妙变化,更能以细致温柔的笔触,将视觉和情感体验转换为牵动人心的文字。”

——周玮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一、树的历史“这个世界从来不乏人的历史,却少见树的历史。大树跟道路、建筑一样,只有知道了它们的来历,人跟城市、所居之地才能有真正的亲缘关系。”冬天里看到北方的树,或许才能体会到不同于温润南方的古朴苍劲、大气磅礴。北方情结渗透在很多文人的笔墨之中。《北方有棵树》的作者欧阳婷,从小在新疆长大。“回望我的少年时代,是沙砾蒸腾的烈日,野草疯长的气息,空旷无边的荒野,高远的天空,时间阔大、平缓……如果说我的一部分是被什么养成,我想,西北那些朴实低调又令人敬佩的草木,就是我对美的感悟的起点”。不单是树,花鸟鱼虫,风雨雷电,大自然的草长莺飞,早晚光影的阴晴变化,在善于观察的人眼里,周围世界时时在变幻,呈现出无穷多种神奇和美。二、冬芽酝酿着早春的绽开科学知识深化和丰富了个体对自然的欣赏,例如,在漫长的寒冬,我们可以去观察冬芽是如何悄悄地酝酿着早春的绽开。是那棵再寻常不过的12月的毛泡桐,让我对树的冬芽报以由衷赞叹。大概几天前多风的缘故,走在路边,忽然发现毛泡桐树下落了许多果子”,不……不对,不是落果,上个月才在另一棵树下捡过它的蒴果,那些果实有如黑褐色干裂的风铃,结结实实地连在枝条上,纵然枝条已经离开了大树。我这才醒悟过来,这回是它的冬芽!再抬头看,不觉之间,已是满树的花芽了,齐整向上的姿态,是要经冬的。在树下枯叶与星点的青草交缠中细细搜索,捡拾了许多新鲜的嫩枝。细细观看,花芽坚实,外面有一层黄粉,便是这样的一层淡淡的鹅黄色,让我连年冬天都觉得毛泡桐远望过去总像是自带光芒。前次新奇地掰开它顶端开裂的果壳,猛然看到一堆密密的白色颗粒,以为是寄生在里面的虫卵,吓得迅速脱手扔掉,又反应过来是自己吓自己,捡回来仔细看了它的结构。蒴果里面有两室,成熟干燥后,室背纵向开裂,可以看见每个室里都有一枚黑色如南瓜子般大小、宽卵状的中轴胎座(我起初误以为这是种子),而密密附在其上的白色“虫卵”,其实才是毛泡桐真正的种子,种子小如黑点,包裹着它们的是白色的膜质翅。捡了一捧被风吹落的毛泡桐花芽回来,几枝长些的放在从前在大理买的粗陶罐里,也很好看。用力打开花芽,可以看到子房和花丝在里面都已初具形状。今次我多一份留心,不那么“理所当然”地观察毛泡桐,就好像发现了一点新世界。三、芽的绽开是场奇景在如此冷彻心扉的时刻,就这么直白地看到一棵树、一种植物的耐力,真是感动于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相比之下我显得如此脆弱,降温的这些天里,尤其觉得难熬,在有暖气的屋子里还需要开着电暖气才能感到舒服。“芽的绽开是场奇景,但很容易被视作理所当然。”生物学家海因里希说。整个冬天,芽都在那儿等待时机。芽只要处于休眠状态,就可像冬眠的昆虫那样,在冬季气温极低时也能存活下来。再准确一点地说,自上一年的夏天开始,大树们其实就已开始孕育嫩枝条、树叶和花朵,并且把它们包裹在芽中,形成叶芽、花芽,或者是两者的混合。漫长的冬季,它们要经受冰雪严寒的考验。在芽被激活前,将它们维持如此之久,是要付出可观的代价的。不过,对于树而言,这样做所获得的利益总是大于成本。海因里希猜测,让叶子和花在整个冬天里包裹在芽内预先成形,一个主要的好处是,可以在春天快速启动—芽已做好准备,一有信号就迅速萌发,从而使树木最充分地利用短暂的生长季,来制造它们的光合机器——叶片。“一旦接收到起跑的信号,嫩枝和叶子便开始为奔向阳光与夏天而竞技。”四、最早带来春讯的蔷薇芽的成熟程度似乎与它们在春天萌发的时间早晚成正比。比如春天稍晚些才生发出叶和花的银杏,此时新芽萌生在木质短枝上,芽的膨胀程度就不很明显。过去接连两个早春,每当我慨叹于迎春、连翘、元宝械又如常地绽放出令人喜悦的黄色小花时,也往往发现,实际上蔷薇早都是嫩叶满架了。最早带来春讯的也许应该算是蔷薇。今年我特意早早地证实一下。那是步入“四九”的一周,却像是就要步入春天,接连的晴日碧空,我相信蔷薇对温度的感知是要比我敏感的。走到曾经繁花开得烂漫炽热的一大丛蔷薇跟前细看,发现精巧的五片小叶果然早已挣脱芽鳞片了,散发着嫩绿幽微的光。我还是感到极为惊诧,在这还是灰秃秃的大地上,月季、蔷薇虽是半常绿植物,但是在冬季的北京它们往往也都是枯寂的,与别的灌木看上去无异。芽需要把握好时机尽早绽开,但也是要冒风险的,如果再来一次降温怎么办?尽管如此,树木很少被错误的启动所误导,它们显然比我心中有数,知道何时让自己的芽从休眠中苏醒过来。树木怎么知道应该何时开始并破芽呢?它们是怎么感受到这个信号的?海因里希说,芽遵循着一套时刻表,它被各种线索——昼长、季节性冷暴露持续时间和适宜的气温等的相互作用支配。因此,仅有温暖是不够的,在漫长的冬季过后,何时为夏季准备重启生命,这个时间的计算绝不是偶然的。开花和树叶萌发是精准设定的事件,自有一套灵活的内在机制,在掌控着芽的抑制和激活。

2.《古典植物园》——年中国好书5月榜

中国好书5月榜华文好书5月榜搜狐文化好书5月榜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5月榜年4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

汤欢

汤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艺术学硕士。热衷于探索、分享寻常草木背后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每写一种植物,就像坐上时光机,开启一段充满未知的探索之旅。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楚辞》开始,沿着历史长河顺流而下,两岸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沿途是杂花生树、草长莺飞。

——汤欢

作者在东西方杂学间,勾勒了无数古木、花草,一些鲜活学识带着彩色的梦,流溢在词语之间……看似是对各类植物的注疏,实则有诗学、民俗学、博物学的心得,文字处于学者笔记与作家随笔之间。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一、植物与文学从《诗经》开始,植物作为“起兴”和“借喻”的载体,就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寓意和象征。柳树寓意离别,牡丹象征富贵,梅兰竹菊代表君子。理解植物所蕴含的特定情感和象征,对于阅读古诗文大有裨益。凌霄花,在唐代白居易的笔下就是趋炎附势的形象,但是在宋代文人那里却被赋予凌云之志;清代画家金农依据白居易,将凌霄花爬青松比作十五岁的女儿扶老翁,但著名戏曲家李渔却认为,凌霄花乃藤本中最为可敬者。舒婷那首《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取的就是白居易笔下凌霄花的含义。《古典植物园》插图(下同)梧桐也是传统文学中的经典意象。在《庄子》中,鸾凤从南海飞往北海,途中“非梧桐不止”。梧桐是能够吸引凤凰的神树,“凤栖梧”“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即从此来。白居易以秋雨梧桐作为唐明皇与杨贵妃凄美爱情故事的背景。秋雨与梧桐也成为文学中的经典搭配,多指向离愁别绪。合欢,从字面意思就知道它是夫妻情感交好的象征。所以在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爱情小说《王桂庵》中,男主人公梦见心上人,首先看到的就是门前那一树合欢花。该故事取材于一首民间情歌,一开始,女主人公门前所种不是合欢,而是紫荆。但紫荆在传统文化中是兄弟手足的象征,所以蒲松龄在写小说时,将紫荆改为合欢。〔日〕岩崎灌园《本草图谱》,合欢二.植物与饮食蒌蒿又叫“泥蒿”,冬天用来炒腊肉,在江西等地是一道名菜。它拥有蒿属植物特有的清香,如汪曾祺所说:“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但在古代,蒌蒿常见吃法是炖鱼。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蒌”的解释只有简单的一句:“草也,可以烹鱼。”魏晋时的江东,蒌蒿多用于做鱼羹。而从唐代起,这种植物被认为能够解河豚之毒,宋代人吃河豚时都会放蒌蒿。所以,苏轼那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其实说的是一道菜。别忘了,苏轼可是一个美食家。魏晋时期的名士张季鹰,因为秋风起而想念故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连官都不做了。他说,人活着,最重要就是开心,岂能为了功名利禄而背井离乡千里之外?令张季鹰想念的莼菜羹,的确是当时的一道名菜,时人认为可与北方的羊酪(用羊乳制成的一种食品)媲美。莼菜一般到了秋天就不堪食用,但在张季鹰老家吴中地区,莼菜在秋季也同样软嫩鲜滑。“莼鲈之思”,也成为后人表达思乡之情时常用的典故。三、植物与染料南方人都喜欢将栀子花种在院子里,夏日的栀子花香,令远方的游子最为想念。在汉代,栀子花的主要作用是染色。那是栀子花的单瓣品种,能够结出橙黄色的果实。汉武帝将龙袍改为黄色,黄色受到皇室的推崇,而栀子在当时是处于垄断地位的黄色染料。所以司马迁《史记》记载,家中若种有千亩栀子,其富可匹敌千户之侯。鸭跖草在田间地头寻常可见,它的花朵很像一只蝴蝶,所以又叫蝴蝶花。古人用它的花瓣来染色,颜色青翠又明亮,用来画灯最合适不过。明代杭州人用它来染胭脂,这种胭脂有个诗意的名字叫“夜色”。在唐代以前,鸭跖草就已经传入日本,由于它的颜色很容易消退,在制作和服时用于描绘画稿。蓼蓝是一种古老的染蓝植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的“蓝”就是蓼蓝。蓼蓝的叶子加入石灰后发酵能够形成蓝靛,用它染成的蓝印花布,在江苏、湖南一带特别流行。沈从文《边城》里就两次提到“蓝布衣裳”。种蓝、染蓝曾经是一项收入可观的营生。清光绪中叶以后,化学合成的洋靛进入我国市场,蓝靛逐渐被取代,种蓝产业至此衰败。四、植物与文明交流江苏民歌里唱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其实原产于遥远的印度,在唐代经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茉莉是其梵文的音译名,它也向西传入了中东、地中海和北非,并且成为北非国家突尼斯的国花。在突尼斯,茉莉被用来象征爱情的纯洁与美好。东南亚国家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将其尊为国花。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习惯在礼佛仪式中将茉莉花环供奉于佛前。传入我国之后,茉莉花受到人们的喜爱。南宋时无论帝王还是百姓都用它来避暑。到了明清,由于被青楼女子戴在头上凭栏招邀,而被认为是淫葩妖草,上不得厅堂。周杰伦歌里唱的“迷迭香”,也是舶来的香草。它是唇形科的著名香料,原产欧洲、北非地中海沿岸,其英文名rosemary源自拉丁语学名中的Rosmarinus。本义是“海洋之露”,是厨房里常见的调味料。其清新独特的风味,能够搭配多种食材,尤其是烤肉。迷迭香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着丰富的寓意,因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而出现在婚礼上,也因为代表记忆与缅怀,被用于战争纪念日和葬礼。迷迭香早在魏晋时已传入我国,曹丕曾作《迷迭香赋》,以歌咏这种外来的香草。

3.《元素与人类文明》——年中国好书11月榜

中国好书11月榜中版好书榜第六期华文好书11月榜百道好书11月榜年11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

孙亚飞

孙亚飞,科普作家、清华大学化学博士,从事科学传播及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在知乎、果壳、丁香医生、《博物》杂志等媒体平台发表各类作品逾百万字,译作《诗意的原子》入选“文津图书奖”推荐书目。

阅读这本书,实际上在用一种自然科学的眼光重新看待世界,例如黄金为什么能够成为不同民族追捧的对象,实际上要和它独特的颜色相联系,而这又是相对论才能解决的一个科学难题。与此同时,阅读这本书,也会为人类的壮举而感动,尤其为中华民族的韧性所感动。

——孙亚飞

《元素与人类文明》生动地截取了文明时期的一些瞬间或实物,小到散落在路边的古老岩画,大到国际知名的潜艇、大剧院,从化学元素的视角去认识它们,是一种颇有意趣的解读。

——危岩清华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

一、方方正正的砖块用砖块垒起高墙,是我们最为经典的防御性武器,万里长城,还有古代城墙,无一不是为了抵挡外敌入侵。就算是我们自己的小家,也会修起砖墙,抵御风吹雨打,提防小偷光顾。方方正正的砖块,成了我们的又一个记忆,数千年来文明的交锋,构筑成一道道墙体,也像大地上的一道道裂痕,无言地诉说着历史。砖块是硅酸盐,只是比岩石和沙土多了些人类的加工,但就是这点加工,使它得以脱颖而出,成为建造城墙的最佳材料。世界上现存的古代大型建筑中,尚有不少石工代表作,比方说埃及的金字塔。即便到了距今只有几百年的明朝,石料的使用也是相当普遍,例如紫禁城里的石阶与石壁。但同时期的城墙,却几乎都是用砖块堆砌。实际上,砖可以看作是陶的变种,或者说就是陶器的一类。考虑到陶器的使用要早于青铜器,那么可以确定地说,陶是人类史上第一种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的新材料。尽管与石器的成分类似,但它却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原因很简单,陶器可以轻松烧制成坛子,石器却连一只碗都很难加工成型。二、黄金像一面照妖镜黄金就像是一面照妖镜,一切套在野蛮身上的文明外衣,都只不过是层透明的遮羞布。几乎所有人类文明的蛮荒时代,都留下了“黄金时代”的传说,并且大都发掘出了黄金遗产。同时,几乎所有地球文明都将黄金视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哥伦布在探索大西洋之时曾说:“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的”。可见,那个时代西班牙人对黄金的贪恋,上到国王,下到囚犯,全都对黄金沉迷不已。单纯从元素特性的角度来说,黄金算不上一种非常特殊的金属,不过是元素周期表上安静的第79号房客。然而,如果把金元素的各种性能综合起来,就不难理解黄金的重要性了。三、黄金:不仅有美貌,还有才华如今,黄金的权力色彩正在逐渐褪去。可是,黄金就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了吗?并非如此。实际上,如今的黄金迎来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因为人们终于认识到,这种金属除了美貌,还有才华。才华之一还是源于它的化学惰性——黄金不会被腐蚀,所以稳定性极高。不过,昂贵的价值注定了黄金只能被少量应用在工业产品中,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某种产品中使用了金,那么其中的黄金一定是无法被取代的一比如说手机电路中的镀金膜。智能手机是一种高度集成的设备,从硬件的角度说,这需要在狭窄的空间里排下更多的电路,所以电路板的体积越来越小,而导线的直径也只好相应地缩小。电路通常都采用铜作为导线,可是铜的耐腐蚀能力不强,很容易生锈,如此精细的铜线一旦有了锈点,信号传输就会出错。如果给这些铜线镀上一层金,导线就可以免遭氧气和水的腐蚀了。当然,如果不计成本,直接用金丝做导线,效果大概会更好,毕竟黄金的导电性与铜相仿,在所有金属中仅仅是略低于银。由此看来,如今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的手机,就是一种由黄金“打造”而成的产品。尽管这其中的黄金只是微末的一点点。微末到什么程度呢?一只金戒指所需的黄金量,足够数十万台手机使用。四、“高端武器”——勾践剑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民风彪悍就成了当时吴越两国的写照。由于地处长江下游,水网密布,别说战车在这里施展不开,就连长兵器在实战中也难以施展,翻到是适合近战与水战的短兵器,可以更好地发挥特长,正应了那句话:一寸短,一寸险。

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种新型的武器开始大行其道,也就是百兵之君——剑。

年底,湖北省江陵县,工人们正顶着寒冬凛风,热火朝天地修水库,一不留神却挖到了五十多座古墓。在这一墓群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把青铜剑,剑身全长55.7厘米,剑格宽5厘米。看到宝剑,研究人员顺手取来报纸,想试一试剑刃是否锋利,结果轻轻一划,便划透了二十多层报纸,现场人员无不为之惊叹。不仅性能优异,这把剑的精美程度也令人咋舌。剑身遍布菱形花纹,剑首上刻有十一个同心圆,其几何完美性不亚于机床加工的水准,而在剑柄与剑身相连的位置,还镶有一些宝石。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竟是此次考古中的最大发现,直到后来才发现它是一件稀世珍宝,轰动了全国。今天,这把剑陈列于湖北省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此剑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曾经跟随过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剑体所刻的八个篆体文字足以证实此事:“越王勾践自作用剑”(此处的汉字是现代用语,勾践剑的铭文本为“越王鸠浅自乍用鐱”)。

时隔两千余年,当此剑重见天日之时,寒光四射,完好如新,刀身居然都没有生锈的痕迹。

根据已有的一些资料,勾践剑所用的青铜,不仅其中铜锡的配比十分考究,少量的硫元素很可能也是防锈的奥秘。

除此以外,其他杂质的含量很低,这也就降低了它形成“伽伐尼电池”的可能性,自然不那么容易生锈了。如果自由女神像的修复团队获悉这把剑的奇迹之处,不知该作何感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