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学生如何读文学名著12堂专家名师课,从 [复制链接]

1#

“雅爱搜神,喜人谈鬼,魑魅争光,魍魉见笑。”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精心雕琢了四百多个活灵活现的鬼狐妖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内观自我、静观世界的神奇之门。

莫言感慨:“一部《聊斋》,娱乐了无数读者,丰富了无数的心灵,为汉语提供了优美的典范,是当之无愧的民族文化的瑰宝。”

如此优秀的作品,作为中国人,无人不知《聊斋》,或是从电影中、电视剧中领略它的精彩和深刻,真正读过原著的又有多少人?

说来惭愧,人生悠悠数载已过,我始终不敢翻开它,苦于对文言文的畏惧,也是对它的无知。求学时对这些名著的遗漏,始终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当看到这本《非一般的阅读课》的首个名著导读便是《聊斋》,瞬间如获至宝,再细细品读内容,读完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郭沫若盛赞其作品的文字;“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蒲松龄毕生自勉的座右铭。两幅对联,总览蒲松龄的人生成就和文学成就,开篇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好奇心,头脑中顿时无数个问号等待一一探寻。

这套书依旧沿袭了《非一般的古文课》的风格,对每一个知识点追本溯源,稳扎稳打,力求条理清晰、重故事和趣味性,让孩子在读得轻松的同时,尽可能吸收多的知识点,无形中提高文学素养和备考能力。比如对开篇这两副对联的典故,书中就用简洁的故事进行展开,对其来历也做了如实客观地解析。

其次,对每个名著的分析小标题和内容非常注重逻辑,读起来目标明确、省时且印象更加深刻。还是拿开篇的《聊斋》为例,先从两幅对联解析开始,为蒲松龄及其这部作品做总的概述。紧接着,分别从作者生平经历和作品内容两个方向展开。

作者生平并非平铺直叙,而是从故事中凸显其品格中的坚韧和顽强、自强自立的一面。将蒲松龄的一生分割为六个阶段:读书进学、科第举业、南游做幕、游学生涯、毕家坐馆、撤帐归老。以故事串联,通俗易懂,过目不忘。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切亲近的蒲松龄。

在对作者全方位了解的基础上,再去理解他的作品,显得容易得多。这也提醒我们读名著,最好从读人即读作者开始,只有了解一个人,才能深入其作品,揣摩其所思所想。

接下来第二部分便是深入分析作品《聊斋》,首先总结作品的主旨,这也是我们阅读必经之旅,离开主旨很难读懂一篇文章,更别说一本名著了。主旨基础上,着重分析《聊斋》的四异:异类、异事、异情、异境,故事为章,条分缕析、案例充实经典。

通过书中的分析,我深刻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蒲松龄的这本志怪小说,取材几乎都与他生平经历有关,妖魔鬼怪的贪念嗔痴,更是现实人性的深化,而其中商人、文士、官僚、贫民的一言一行,皆与他所经历之事,源自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思提炼。

最令人惊喜的,作者将《聊斋》近五百个故事进行比较,整理出读者最感兴趣、话题度最高的榜首百篇,为小读者节约大量时间,而这个整理过程,作者是从众多版本中挑选出的十家代表性版本,并按出版时间罗列出来。

我惊喜于作者的周到细致,本着为孩子节约时间,降低名著阅读难度,更在无形中传递出阅读及甄别的方法,比如如何挑选经典,这个过程的展示,便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过程。

最后,针对这本名著,作者发散到这一类书——文言名著的难读,作者解析文言文的阅读密码,以文中具体段落、句子为案例,详细展示如何阅读,其方法易懂、操作性强。

很多时候,我们读名著,源自名著的经典,可真正读下来,能读懂多少,吸收多少,运用多少?跟我们的认知方式和阅读方式有关。读名著到底读什么,阅读的思维方式真正是需要从小时候开始培养。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套《非一般的阅读课》立足精选的是十二本名著,囊括古今中外经典文学,涉及到自我、社会、读书、学习、人生态度、爱情、家庭、友谊、文艺等方方面面,小读者们不仅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学到优秀的思维模式。

这是一套手把手教中学生如何欣赏名著,学到名著阅读的思维的书,从名著知识、阅读学习方法、深度思考、进而落实行为,学以致用。从而往后人生,无论拿起什么样的名著,都能真正读懂其深意,最大限度为己所用,修炼自我,掌控人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