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傅承洲吴组缃讲义发现整理与出版的经过
TUhjnbcbe - 2024/3/26 17:01:00
青少年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280922_lab.html

从看到吴组缃先生的讲义到拿到《吴组缃小说课》的精装本,整整九年,其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值得一说。

年8月,业师沈天佑教授因病逝世,办理完沈老师的后事,我去看望师母郑老师,郑老师想为沈老师出一本纪念文集,并已经和沈老师的一些生前好友联系约稿,我完全理解郑老师的心情,也答应写一篇文章。

另外,我建议将沈老师发表的论文,搜集、整理,结集出版,既有学术价值,也是对沈老师最好的纪念。

郑老师同意我的意见,但她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做这件事,我提出搜集论文、整理文集的工作理应由我来承担。不久郑老师便将沈老师的部分书籍、期刊和手稿交给我,里面有老师的一些论文。

我回家打开沈老师的手稿,其中有一部分手稿用牛皮纸单独包着,打开包装,散发出浓浓的烟味,纸张发黄,字体也与沈老师的不一样,老师不抽烟,这包手稿显然不是沈老师的。

郑老师告诉我,这一包手稿应该是吴组缃先生的讲义。吴先生生前曾委托沈老师协助整理中国文学史讲稿,将自己的讲义交给沈老师,已经整理完宋元文学史稿,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计划整理明清文学史稿,由于吴先生的明清文学史讲义遗失较多,这一工作没有完成。

吴先生的手稿先放一放,得先将沈老师的文集整理出来,老师的论文我大多读过,但仅凭记忆肯定是不全的,必须借助索引,将沈老师的论文全部检索出来,再到图书馆借书刊复印,请打字社录入,仔细校对,以研究对象的年代为序编排,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沈天佑先生学术年表》、《沈天佑文存编后记》,《编后记》以《沈天佑的红楼梦与古代小说研究》为题,在《红楼梦学刊》年第5期发表,《沈天佑文存》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整理完沈老师的文集,回头仔细阅读吴组缃先生的讲义,其中有三篇作品最有学术价值:

一是年秋季讲授《红楼梦》专题课的讲义。

二是年秋季讲授《聊斋志异》专题课的讲义。

三是夹在这批讲义中一篇研究《金瓶梅》的论文。

论文用方格稿纸誊写,与讲义用活页纸撰写明显不同。

《红楼梦》专题课讲义虽然列了十个专题,只有两个专题写得比较详尽,其他专题只有一些提纲,最详尽的一个专题《红楼梦主要中心人物贾宝玉的典型形象》与吴先生发表的论文《论贾宝玉典型形象》内容基本相同。

最值得整理发表的是《论金瓶梅》的论文和《聊斋志异讲稿》。至今还记得初读《论金瓶梅》一文激动的心情,尤其是吴先生分析西门庆这种市侩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基础,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这里所谓的市侩,是指利用可能有的特权以及一切不法手段谋取眼前实利暴利的人,这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扩大、商业城市大规模兴起中出现的;原来“一介乡民”的西门庆正是这样的人物。他的父亲西门达是个走南闯北、搞投机倒把致富而又破落下来的财主。

西门庆原来只有一个生药铺,凭他从小观摹历练出来的邪恶本领:头脑机灵,手辣心狠,巧取豪夺,大发横财;也是凭着相同的鬼蜮伎俩,由结交官府,枉法贪赃,一步步钻进最高执政者的“门下”,成为统治机构里行使重要权力的基层理刑官,作威作福,直接鱼肉人民。

“富贵必因奸巧得,功名全仗邓通成!”他深知抓政治权力的重要,在这方面他奴颜婢膝,放开手大把花钱。他所侵吞掠夺来的财富是以最大的分额送进了太师府。我们知道全国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西门庆,因此像蔡太师父子这样的家伙就成为皇家之外最大的财富所有者。

明人王世贞(——)说: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积赀满百万,辄置酒一高会。其后四高会矣,而干没不止。尝与所厚客屈指天下富家居首等者,凡十七家;虽溧阳史恭甫最有声,亦仅得二等之首。所谓十七者:己(严自己)与蜀王、黔公、太监黄忠、黄锦及成公、魏公、陆都督炳;又京师有张二锦衣者,太监永之侄也;山西三姓、徽州二姓与土官贵州安宣慰。积赀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前是无锡有邹望者将百万,安国者过五十万。”

接着又说:“今吴兴董尚书家过百万,嘉兴项氏将百万,项之金银古器实胜董,田宅典库赀产不如耳。大珰冯保、张宏家赀皆直二百万之上,武清李侯当亦过百矣。”(《弇州史料后集》卷三十六)

这里先说了十七家,后又说了五家,除七家看来是商人,其他十五家都是王室、贵族、太监、大官和土司,而严家父子,在皇家之下,则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富家。总之,全国的财富、百姓的血汗,绝对多的数量集中到这种封建统治势力的手里!

这段记载还让我们看到,严世蕃以一孔孟之徒的方面大员,那样沾沾自喜地公开对人炫耀自己的血腥财富,宣扬自己对这种财富的癖好,完全一副无耻市侩嘴脸,同西门庆岂非一丘之貉!(吴组缃《论金瓶梅》)

先易后难,《论金瓶梅》一文已经定稿誊清,找人将它录入,再将引文进行核对即可。

整理完成之后,在中国俗文学学会的常务理事会上见到《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程郁缀老师,给程老师说到手头有一篇吴组缃先生研究《金瓶梅》的遗作,程老师当即决定由《北大学报》发表,论文发表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随即全文转载,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整理《聊斋志异讲稿》则产生了畏难情绪,一是讲义用活页纸撰写,字非常小,密密麻麻,时隔五六十年,墨迹褪色,不易辨认;二是讲义篇幅较大,十万字左右,不一定有刊物愿意发表。

于是采取了一种变通的办法,将《聊斋志异讲稿》中的精彩观点作评述,介绍给学术界,撰写了《吴组缃聊斋志异讲稿述要》一文,两万字左右,发给《文学遗产》副主编竺青兄。

编辑部在讨论稿件时,提出了另外一种方案:

一是将吴组缃先生《聊斋志异讲稿》中最精彩的一章整理出来发表,具体章节由我选定;二是以遗作、讲义为主,另写一篇评述吴组缃先生小说研究的特点与成就的文章。

根据编辑部的意见,我将《聊斋志异》讲义的第三章《蒲松龄的生平及思想》整理出来,另起炉灶撰写了《吴组缃的古代小说研究——以遗作、讲义为中心》一文,两篇文章《文学遗产》年第3期同时推出。

后来在一次学术会上,见到竺青兄,竺兄说:“《文学遗产》从来没有这种先例,一期古代小说研究的4万字版面全部给了你。”我一面表示感谢,一面“纠正”他的说法:“应该是给了吴组缃先生。”

后来段江丽教授得知我完成了《吴组缃聊斋志异讲稿述要》一文,主动找我要这篇稿子,《中国文化研究》愿意发表。

段教授拿到这篇稿子的电子版后,“得寸进尺”,希望我将吴组缃先生的《聊斋志异讲稿》整理出一章,《中国文化研究》同时发表。我便将讲义的第五章的后半部分《聊斋志异的人物描写》整理出来,交给段教授。《中国文化研究》年秋之卷将两篇论文作为特稿发表。

这些论文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反响,尤其是当年听过吴组缃先生专题课的学生反响更为强烈,在《文学遗产》六十周年庆祝会上,费振刚老师便和我谈过吴先生的讲义。

大约是在年冬季,福建师大齐裕焜教授来电,说他和五十年代的北大校友、同学看到我整理的吴组缃先生的讲义,非常兴奋,希望我能将吴先生讲义全文整理出来,他与刘敬圻教授、张锦池教授已经商量过了,并联系了多家出版社,都表示愿意出版吴先生的讲义。

不过,齐先生又说,一些省级出版社可能和吴先生的身份不匹配。我向齐先生表示,我愿意全文整理吴先生的讲义,出版的事等讲义整理出来再商量。我之所以敢痛快地答应,是因为之前整理发表的内容已达四万多字,接近讲义的一半。

于是我利用年寒假,将《聊斋志异讲稿》全部整理出来。为整理好讲义,我人生中第一次用上了放大镜,后来觉得放大镜效果也不好,一次放大的字数有限,我又请新闻专业的老师用数码相机将讲义拍照,可以在电脑上整页放大。

最后虽然仍旧有一些字未能辨识出来,主要是最后一页在讲台上摩擦时间久了,有一些字磨掉了,但讲义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还是能清楚地呈现出来。

讲义整理完之后,先后与齐裕焜教授、刘勇强教授商量过出版的事,刘兄还联系过北京的一家出版社,也愿意出版。

年春季,在一次学术会上见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副总编周绚隆兄,与周兄谈及吴组缃先生的讲义,周兄毫不迟疑地表示人民文学出版社愿意出版。

最初将书稿拟名为《吴组缃先生古代小说研究遗作二种》,发给责编徐文凯博士。出版社从发行的角度考虑,一本书十几万字,篇幅小了一些,建议增加一些论文。

我便从吴先生发表的研究几部古代小说名著的论文中,各选一篇,又采纳刘勇强兄的建议,将吴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讲古代小说理论的记录整理稿收入,书名改为《中国小说史论要》,并在代序的最后说明用这一书名的缘由:

吴组缃先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讲授过中国小说史论要的专题课,生前计划写一本《中国小说史论要》的专著,因晚年体弱多病,这一计划没有实现,给学术界留下了巨大的遗憾。

实际上吴先生生前讲授古代小说专题课,撰写了详尽的讲义,关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和《红楼梦》都发表过论文,这些论文大多是根据讲义整理的,加上笔者整理的《论金瓶梅》和《聊斋志异讲稿》两篇遗作,吴先生对中国小说史、尤其是明清小说名著的认识已经比较完备,因此我们用吴先生讲授专题课和计划撰写的专著的名称作为这本专题论文集的书名。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以课程名称命名的丛书,如程千帆的《唐诗课》、毕宇飞的《小说课》,吴组缃先生的这部书主要是讲义,与这一书系的内容吻合,于是书名改为《吴组缃小说课》。

附:《吴组缃小说课》内容简介

《吴组缃小说课》是著名小说家、古代小说研究专家吴组缃先生身前在北京大学讲授古代小说专题课的讲义及在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的论文,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吴先生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认识与创见。

其中《论金瓶梅》和《聊斋志异讲稿》均写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吴先生身前未曾发表,现由吴先生家属授权、傅承洲教授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公开出版。本书的出版对古代小说研究、吴组缃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吴组缃小说课》目录

吴组缃的古代小说研究

——以遗作、讲义为中心(代序)傅承洲

论《金瓶梅》

《聊斋志异》讲稿

一绪言

二《聊斋志异》故事(题材)的来源

三蒲松龄的生平及思想

四选读示例(《张鸿渐》)

五《聊斋志异》的思想性与艺术描写

谈《三国演义》

谈《水浒》

关于《西游记》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论贾宝玉典型形象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几点体会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傅承洲吴组缃讲义发现整理与出版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