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聊斋志异里的美狐妖为何偏爱穷书生
TUhjnbcbe - 2024/4/1 16:54:00
白癜风图 http://m.39.net/pf/a_5208491.html

《聊斋志异》里塑造了非常多的狐妖形象,个个角色鲜明,广受读者喜爱。如果你看过比较多的篇目,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些让人喜爱的狐妖通常会爱上一个家贫如洗、屡试不中的穷书生,并且会帮助他们考取功名或者成家立业,而往往最后的结局却并不完美。

这样的故事有很多。比如《红玉》,狐女红玉帮助贫困的书生冯相如娶到美丽善良的妻子,在冯家遭逢变故后,帮相如抚育孩子,恢复家业。比如《阿绣》,狐女见刘子固苦恋阿绣而不得,便化身阿绣陪伴他,被戳穿后不仅不恼恨还帮他找回了真的阿绣。比如《莲香》,狐妖莲香爱上了书生桑晓,爱上桑晓的还有一个女鬼,故事的最后莲香和女鬼都转世投胎后和桑晓生活在了一起。

蒲松龄为什么要这么写呢?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种理由:

1、蒲松龄是个不得志的书生,书里有他自己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在古代,大部分读书人最大的志向便是考取功名,以求五子登科、衣锦还乡、光耀万世。蒲松龄也是如此,然后屡试不中,科举梦碎,而著述之心未泯。通过收集各种民间传说,通过改编前人的著作,蒲松龄最终完成了他的“孤愤”之书。

毫无疑问,这些故事里有他自己,这些屡试不中、家道中落、一贫如洗的书生,都或多或少有他的影子。既然现实里,他是一个不得志的书生,那在自己的著作里,他想给自己安排一个完美的结局,也无可厚非吧。

2、“孤愤”之书,抨击世俗礼教

《聊斋志异》里的故事,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他理想的爱情。

在古代,最讲究门当户对。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往往匹配的是王侯将相公子哥,穷酸书生都要靠边站。古代读书人有人生几大乐事,其中一件是“洞房花烛夜”,而这样的乐事也是“金榜题名时”之后才会发生的。考取功名后才有机会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在这些故事里,美丽的狐妖们看不上公子哥,唯独对这些穷书生偏爱的很。这种强大的落差感,更好地表达了蒲松龄对世俗礼教的批判,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才子佳人,从古至今,都值得美好的故事。凭什么,弱者不能逆袭?

3、故事的取材,著作的受众

有传言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这些故事是怎么收集到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故事的来源大多来自民间传说,来自于普通人。作为普通人,在编造这些故事时,大多会希望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吧!

再说蒲松龄著述后,这些故事给谁看呢?看了后,谁会更喜欢呢?

答案可以肯定一点,最喜欢的当属和蒲松龄一样不得志的那些读书人。可以说这个受众还是非常庞大的。因为他们最容易具有代入感,最容易同情故事里的人物,最容易将这些故事点评和传颂。

不过,这些故事的结局都不完美,我想或许是蒲松龄在幻想美好的同时保持着一份清醒,而且这样写更能让人体会现实的残酷。

1
查看完整版本: 聊斋志异里的美狐妖为何偏爱穷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