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文言文入门,罗永浩为啥极力推荐聊斋
TUhjnbcbe - 2025/3/5 18:22:00

——“刻意”系列思考之七十

对于中学生来说,

文言文和英语一样令人头疼。

总是做了大量的题,成绩却不见提升。

这两项都是语言,

语言的习得都是需要大量的阅读做基础的,

而学校的学习方法却都是大量做题为主,

这是问题所在。

很多家长认为,《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都是文言文,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四大名著从语言上讲是古白话。

不能算作文言文。

所谓文言文,

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

但文言文并非只存在于先秦以前的文本中,

后世以这种语言写成的作品也是文言文。

《聊斋志异》就是一部以文言文写成的短篇小说集。

罗胖把松龄当作自己的一盏灯。

罗胖说:

大学一年级放寒假时,

第一次读《聊斋志异》,

读到兴奋时高兴得来回转圈,

完全沉醉于文言文的魅力之中。

他说,自己的文言文功底不错,

一半的功劳归功于《聊斋志异》。

罗胖认为,

《聊斋》之所以为这样的魅力,

是与作者蒲松龄的身世和发心息息相关的。

蒲松龄想写一部与《史记》一样能留传后世的不朽名作。

他对标的人物是司马迁。

《史记》每篇的最后有“太史公曰”,

他就在《聊斋》的最后一段写“异史氏曰”。

正因如此,在创作中,

蒲松龄才坚持一字不苟且,一笔不草率。

一直很认真,每一个字都认真。

罗胖说,

他读《聊斋》,

经常会有一种吃惊的感觉,

会经常被蒲松龄的用心震撼到:

谋篇布局如此之巧妙,

遣词造句如此之精当。

感慨说:这样的巨著,再大的才子,也要倾注毕生心血才能做得到。

《聊斋》都是短篇小说,

故事性强,浅显易懂。

故事之间没有联系,

所以可以先从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读起,

慢慢培养兴趣,

再由略读到精读,

进而体会文言文的运用妙处。

读过《聊斋》,

可以进一步阅读《世说新语》,

进而《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

文言文就慢慢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了,

这会是大量的刷题难以达到的效果。

推荐阅读:名著阅读,不要被垃圾快餐诱惑了

多看这本杂志,高考语文阅读不丢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言文入门,罗永浩为啥极力推荐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