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聊斋志异妖狐扰民不知天高地厚,道士设
TUhjnbcbe - 2025/4/13 17:35:00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那里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古时,宫中伴读董默庵家里总是发生诡异之事,家里人经常被忽从天降的砖瓦沙石砸得灰头土脸,一家人每天活得提心吊胆。董公无奈,秉承“惹不起,躲得起”的原则,向同僚借了一处宅院暂居,谁知搬家了也不成,他到哪儿这投砖扬沙的场景跟到哪儿,使得董公颇为愁烦。

经朝中一位大臣介绍,董公登门拜访一位据说能降妖伏魔的关东道士焦螟。焦道士听董公说明来意后,用朱砂写了一道退魔符,叫董公回家贴到大门上,保证那邪物知难而退。董公回家照办,岂料丝毫不起作用,以前是夜晚抛掷钻石,现在变成昼夜不停,愈加猖狂。

董公无奈,只得再上道观。焦道士一听大怒,言道:“这厮不知好歹!”于是动身跟董公回家设坛做法。

只见道士手持桃木剑,脚踩七星步,口中喃喃低语,不多时,就有一只偌大黑狐显形爬卧在坛前,一动不动。

董府有位侍女,可能平时被这狐精欺负的次数比较多,受尽了窝囊气。这东西平时看不见摸不着,这下终于显形,气不打一出来,上去就踹了一脚。这一踹可不要紧,脚还没收回来,就软绵绵的瘫倒地上,晕了过去。

焦道士跟董公说:“你府上的丫头倒是胆大,这东西很是猖獗,连我都不能一下收服,这女子竟然敢直接冒犯?也是异数。”接着又说:“既然这样,就借这丫头的口弄清楚这厮的来历。”

边说边用手指着侍女,口中念咒,只见那丫头忽地起来跪在坛下,神情呆滞。道士问它住哪里?那侍女口发男声回答道:“我祖籍西域,来京城已十八代了。”道士又道:“这是天子脚下,皇威浩荡,岂是你们这些秽物能长久居留之地,速速滚出京城!”狐狸听了却不回答,貌似在无言抵抗。

道士不禁大怒,好话说尽不管用,气得拍着桌子道:“难道你想抗命?若再有迟延,莫怪老道我使斩妖手段!”说完又挥了挥桃木剑,狐狸这才害怕起来,不住磕头,表示愿奉教命离开京城。

道士大手一挥,又催他速速离去,只见刚才还跪着的侍女又软绵绵晕倒地上,过了好一会儿才悠悠醒转。接着众人就看到有四五团或黑色,或白色,或黄颜色的圆滚滚的东西顺着屋檐一个接一个地滚动不止,像有各色暖光裹着毛茸茸的蛋一样,一眨眼的功夫就投入街巷,转瞬不见。从此以后,董家一片清净,再没发生过此种离奇事。

此篇小故事取材于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此故事表面看是写狐精扰民,其实蒲老是暗讽官员仗势欺人,这文学创作手法,玩得真溜。

故事中道士的这个名字叫焦螟。这个名字很奇怪,但是却很讲究,也很有来历。焦螟,在传说中是一种非常小的虫子。你想啊,焦螟在虫子中都是小的,也暗示道士的法术并不是那么高明,若不然也就不会写符不灵了,后面出场说实在话也没露出什么非常手段,装腔作势的成分居多。

如果董公在开始的时候不是选择逃避而是选择直接面对,让狐狸知道他不好欺负,也许狐狸早就知难而退了,也不会就祸祸他一家人。所以还是要勇于与坏人坏事作斗争,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迎难而上,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1
查看完整版本: 聊斋志异妖狐扰民不知天高地厚,道士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