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粗品聊斋卢明专栏评骂鸭
TUhjnbcbe - 2025/4/21 17:23:00

文/卢明编辑

燕子图片

网络

《骂鸭》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有人说,聊斋所写有两大类:一类是篇幅稍长、故事性较强、思想性较深的小说,另一类是内容较短、随手所记、重在记趣的笔记。如果按篇幅算,此篇应当算是后者,但从思想性和故事完整性、深刻性和构思丰富性上说,又有前者的特点。所以,此篇虽短,却为人们广为记取,还改编成其他文学艺术样式,比如电视剧。

本篇通过一个偷鸭获骂的故事,嘲弄了手脚不干净的小偷,称赞了善良仁慈者的宽厚与忍让,从而体现了古代人的价值观念:小偷坏良心,不办好事,肯定不得好下场。

人常讲,文学的最高功利在于它的道德价值,这话说得对极了。文学,没有法律的强制力,没有行政的约束力,主要是通过写人讲事体现一种道德观念,使读者从中看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在对所写物事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示,得到思想的升华。小偷小摸,虽不犯大法,干的却是一种不光彩的事。尤其是在崇尚古扑之风的时代,大家思想比较单纯,对这类事就更加不耻。除在生活中批评这种行为以外,还会产生一些奇异的想象,在想象中去观照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这种价值观念以特殊方式的实现,得一份向善惩丑的意念满足。一般人恨小偷,财物被盗的人更恨小偷。这种恨,就体现在“偷人家东西不得好“的咒语中。你看这个故事中,偷鸭子的人身上都长满了毛,还不好脱去,非要挨人家骂才能恢复正常,这惩罚够厉害的了。可是,人家不骂。为了脱毛,不得不求人家骂,这小偷真是丑到极点了。

聊斋的故事虽短,但内容却十分丰富,这不仅体现在思想的深刻与丰厚上,也体现在构思层面的丰富上,“偷鸭-长毛-求骂-邻翁不骂-编瞎话骗骂-邻翁还是不肯骂-讲明实情后邻翁以善心为助偷鸭人脱毛才骂,”这一复杂曲折的过程,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

诗和文的区别,在于诗更凝炼。洋洋万言的文章或小说,在诗,能用四句八句就能涵盖。但,这并不意味着诗只是轮廓性的,诗有它的形象性,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作品。照这样看,聊斋的短篇制作,好多都有与诗一致的套路。正因为如此,廖廖几行字,完全可以演绎生发出一个长些的作品。这篇作品,短而有味,正是具有诗一样凝炼的小说。

有论者认为,此文反映的思想有些过头,偷只鸭子也该不着受到身上长毛的惩罚。他们忽视了两点:

一是在古代淳朴的社会风气下,大家容不得半点不合道德的事,也只有这样在意和认真,才能反过来使大的社会风气受益。如果大家对这类事都不在意,小偷小摸会更多。蒲公这样写,是符合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的。还有,在自给自足不发达的小农经济社会,养鸡养鸭是很重要的生活来源,所以,人们很看重要鸡鸭的存养和食用,包括鸡蛋鸭蛋都很稀罕,因丢个鸡蛋而心中窝火的大有人在,咱们不能用集约化养鸡养鸭畜产品丰富时的感觉去衡量当时的人们。

二是文学的功能既然在于道德,它的作用为主要在于从感觉上和思想上去说事,好多事在于定性而不在于定量,不能用依法判案那样量化事物。偷鸭虽不是大事,但不合道德要求,这就会受到人们的批语和嘲弄,在这种意义上看问题,才是评价文学人物和事件的正确方法。

蒲公原文

骂鸭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末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儆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作者:卢明,男,年生人,笔名黄河入海。郓城县委退休干部,郓城县作家协会主席,县诗词学会会长。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菏泽学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郓城县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在《光明日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多种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余篇、小说20余篇、诗词诗歌0余首,其中《菏泽赋》在《光明日报》发表。著有《正话水浒》《水浒印象》《好汉文化探究》《郓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书籍六部,主编《郓城文学作品选》《郓城文韵》《水浒别传》《水浒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泽电视台主讲水浒文化十三期。

壹点号心梦文学

1
查看完整版本: 粗品聊斋卢明专栏评骂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