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尸变?顾名思义,指的是原本已经丧失生命体征的尸体因受到外界刺激而突然复活。尽管那些发生尸变的死者能够重新恢复行动能力,但它们早已丧失了意识和人性,成为一具冰冷的行尸走肉。尸变的存在与否尚未得到科学证实,它是如此诡异离奇,令不少人都闻之色变。我国古代民间有许多关于尸变的记载,清代杰出短篇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中就曾描述过相关的故事。
阳信县有个老翁,家住离县城五六里的村庄。老翁有个儿子,父子俩相依为命,以经营自家旅店为生。路边行人来来往往,常有四处奔波的商人来到店中留宿。有几个车夫是店里的常客,出于运送货物的需要,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到此地歇脚,因此这家便宜舒适的小店成为留宿的不二选择。这天,几位车夫再次来到店里投宿,然而此时天色已晚,为数不多的客房里早已住满了人。眼看今晚就得露宿野外,车夫们纷纷向老翁求情,看看能否腾出一间空房。老翁拗不过态度坚决的车夫,只好如实告诉他们,空房的确还剩一间,但并不适合居住。老翁的儿媳刚刚过世,尸体还来不及处理,所以只得暂放于家中。几位车夫常年奔走各地,对此丝毫不惧,因此二话不说便住下了。
这间屋子昏暗不已,看上去既窄小又破旧。车夫们借着微弱的光亮环顾四周,只见一张简陋的大通铺占据了大半空间,紧临着铺位的是一件不大不小的桌案,上面点着一盏残破的油灯。桌案后方的里间有顶帐子,将盖着纸被子的死者与外界隔绝开来。车夫们拖着疲惫的身子辛苦劳碌了一整天,尽管眼前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他们也来不及细想,直接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其中有位车夫睡眠甚浅,眼看周围的同伴纷纷进入梦乡,他还睡意朦胧。迷迷糊糊之中,他听见不远处有什么东西正在发出声响。他吓了一跳,赶忙睁开眼睛,发现里间竟然亮起了灯。只见女尸掀起被子缓缓起身,径直向他们的床铺走来。车夫瞥见女尸俯身对同伴们分别吹了三口气,他吓得大气不敢出,唯恐女尸近了他的身,于是偷偷用被子蒙住了头。
¥正版聊斋志异文白对照全套6册学生版清朝蒲松龄文言短篇小说集鬼狐传全集原文译文白话文青少年成人京东¥.8购买已下架过了许久,车夫见外头没了动静,才敢悄悄探头观望。只见女尸一动不动地躺在原位,仿佛之前什么也没发生。车夫松了口气,心想无论如何也要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他想要唤醒同伴,可惜几人睡得太死,丝毫没有要醒来的迹象。他只好小心翼翼地起身,独自逃了出去。怎料此时女尸竟然也追着跑了出来,车夫吓破了胆,向着县城东郊一路狂奔。他想要躲进路旁的寺庙,庙里的人却以为他是强盗而迟迟不肯开门。车夫慌乱之际向树下跑去,女尸也跟着扑了过来,二人绕着树你追我赶,始终没有结果,女尸渐渐变得狂躁不已。这时一声鸡叫传来,车夫又一次避开了女尸的魔爪,只不过这一次它死死抱着树,扭曲变形的手指深深插进树干,一直没有再动弹。后来天渐渐放明,人们路过时才发现受惊倒地的车夫和僵硬多时的女尸。车夫醒来后才得知余下几人皆已被女尸残害丧命,他在悲痛之余只好独自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
这个故事详细描述了古代尸变发生时的景象,但其中离奇的情节使许多人对它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有人认为,这不过只是个胡编乱造的民间故事,死去多时的尸体怎会突然复活,甚至主动攻击旁人?他们认为这丝毫不符合世间常理,将其当作故事取乐即可。然而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认为这是被记录下来的僵尸原型。或许尸体本不该复活,可能是因为车夫几人犯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禁忌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位车夫的一面之词不值得相信。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首先,老翁家里的儿媳刚刚过世不久,车夫几人便来此投宿,实在是无比巧合。其次,据车夫之前所言,他们常年奔波在外,连荒郊野岭都待过,为何今夜不愿留宿在外,偏偏选择这间晦气的屋子呢?同时还有一个疑点,此时夜深人静,县城郊外本就人烟稀少,若是逃至此处,不就大大增加了遇害的风险吗?何不跑到城内,向附近的人家求助呢?由此可见,车夫的动机一定不简单。
因此较为合理的猜测是,几位车夫除了运送货品之外,或许还从事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神秘勾当。在迷信思想浓厚的古代,许多地方都存在“配阴婚”这一说法,即给早早死去而尚未婚配的男子寻找配偶,举办“冥婚”。一般来说,年轻貌美的女性最是合适,因此不少人高价寻求这样的配偶。也许老翁的儿媳就是其中符合条件的一位,几位车夫来到旅店的目的很可能就是盗取这具死尸。或许同行几人为利益产生了争执,其中有位车夫一时动了杀心,之后才有了后面编造的故事。这样一来,女子尸变杀人的恐怖故事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