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久酒
提起恐怖短篇集,美国有《鬼作秀》,日本有《鸡皮疙瘩》系列,而到了中国,人们只能想起《聊斋志异》。
今年,这种情况有了改变。年初恐怖系列短剧《不思异:电台》播出,其凭借细思极恐的脑洞和高能不断的反转,成功出圈。年末《不思异:录像》再次上线,同样收获大批粉丝。
“不思异”系列开始于年,第一部叫做《不思异:辞典》,每集五分钟以内,以一个词语为主要线索讲述或惊悚或悬疑的短篇故事。都市怪谈、灵异事件、悬疑凶案......《不思异:辞典》涉及到恐怖片类中常见的各种桥段。
因其篇幅短小,所以往往并不设置确定的结局,而是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留给观众无尽想象。这样的做法不仅解决了国产恐怖片易“烂尾”的问题,也让剧集的悬疑感倍增。
当然作为整个系列的首部作品,《不思异:辞典》还存在许多问题,制作经费短缺导致的道具穿帮时有发生,演员紧缺以至于熟脸频频露面,26个故事大部分还停留在女鬼回头杀的阶段,导致审美疲劳……诸多问题加上国内恐怖片受众圈窄小,《不思异:辞典》最终未能出圈。
年初,类型相似的《爱、死亡、机器人》大火,续篇《不思异:电台》趁势而起,终于在普通观众面前强势亮相。
比起《不思异:辞典》,《不思异:电台》的进步十分明显。它将前作三分钟的篇幅延长至五分钟,同时缩减了整部剧集的集数。在这一长一短之间,故事完整性得到了提升,同时整季的主题得以统一。
与前作风格各异的脑洞桥段不同,《不思异:电台》主打奇谈,十二个故事彼此独立,又由一条暗线相连。看下来颇有些早年电台节目《张震讲故事》的意思。
恐怖方面,也明显换代升级,区别于前作猛鬼回头式的一惊一乍,《不思异:电台》的剧情中加入了更多细节,在高潮戛然而止后细细回想,每个人都能推断出自己理解的结局。
此外,剧集还增加了现实意义。《美杜莎病毒》映射了网络时代,人们对电脑科技的依赖;《减肥口服液》则批判了社会上存在的病态减肥与审美畸形问题;《人生修改器》看似是讲述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鸡汤文学,但实则暗讽了社会贫富差距与校园暴力等现实问题。这也是《不思异:电台》能出圈的又一个原因。
到了如今的《不思异:录像》,剧集形式从电台故事变成了“真实”录像,整部剧集采用了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这种手法在恐怖片领域十分常见,早年有《鬼影实录》《死亡录像》,去年火爆一时的韩国电影《昆池岩》也曾采用。
恐怖片本来就是一种需要调动观众情绪的影种,伪纪录片全程第一人称的视角给影片更添真实感,让观众容易沉浸其中。毕竟“女鬼”直接怼到观众脸上,比怼到剧中人物脸上要恐怖的多。
第五集《影子》这种特征尤为明显,几个朋友相约爬山,在山上迷路后走进了一个由石头围成的怪圈。石头沾血他们以为误入灵异祭坛,慌乱之下主角捡起石头砸向黑影。几个月后,男主看新闻才发现所谓的祭坛,只是受伤背包客摆出的SOS求救信号,而背包客已经被他们当成黑影砸死了。
这一集中镜头全程鲜少有人脸露出,黑暗的环境、静谧的丛林、带血的石头、远处的黑影以及走不出的怪圈……观众只能从晃动的镜头和幽暗的环境判断事件的进展和人物的情绪,管中窥豹不得全貌,进而浮现在脑海里的是最坏的猜测。
除了增加恐怖感,采用伪纪录片形式的又一原因在于本季的核心主题为“人”。《耳蜗》《眼瞳》《肢体》《大脑》……这些小故事的名字合在一起恰好组成了一个人类的躯体。
摄像者是人,叙述者是人,发生者是人。《不思异:录像》中没有神魔鬼怪,而是人性与人事。
《肢体》中,朋友聚餐在背后讨论迟到男生梁晓的八卦。讲到有男生向其表白,大家大开玩笑,殊不知梁晓已经被爱慕者杀害藏在桌下的箱子里,而凶手正在和他们一起谈笑。
《耳蜗》里,叛逆期的青少年闯入盲人女生的家中,假借探望的名义欺辱残疾人。不料盲人切段电源,在黑暗中将他们全部杀害。
《眼瞳》里的男主喜欢在地铁里跟踪偷拍一名女性,不料一日被女子发现,多日之后却在地铁上见到一个中年大叔穿着女子喜爱的那双红色凉鞋。
重看男主的视频,会发现这位大叔始终在女子身边出现。时而靠近时而远离,最后一次尾随女子而去,女子此后再没出现。女子到底是生是死,细思极恐。
细细品来,让人想起童年被《中国西部刑侦大案纪实》与《红蜘蛛》支配的恐惧。
镜头之外,《不思异:录像》还设置了讲述者的角色。故事亲历者,甚至是故事中的凶手在摄影棚中讲述经历。一边是客观事实,一边是主观回忆,平行剪辑下事件真相显得扑朔迷离,讲述者的虚伪与狰狞也更加可怖。
杀害朋友藏尸箱中的男子,一上来就强调“我要讲一个朋友集体消失”的故事,而朋友的“消失”原因被他归结为玩笑开大了;盲人女子巧笑倩兮,但家中成堆的不明物、衣柜中明显不属于独居女性的衣物,以及镜头最后忽然聚焦的双眼都在暗示着事情的真相。
在现场字正腔圆地讲述自己深入制假工厂探寻事件真相的女记者,其实是窃取了同事用生命换来的情报,结尾那句“我感谢我的父母教我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尤为讽刺。
性向歧视、弱势群体、地铁偷拍……比起虚无缥缈的鬼怪奇谈,这些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的事情让人更觉恐怖。
从“辞典”到“电台”再到“录像”,“不思异”系列在拍摄手法和思想表达上都愈加纯熟。
都说国产恐怖片是戴着脚镣跳舞,但这并不是创作者们以情色桥段和鬼片烂梗填充作品的借口。
“不思异”系列从两三分钟的脑洞短片到如今深刻恐怖的迷你剧集,也曾遇到种种困难。仔细观察,剧中女鬼的妆容其实都不如一些国产恐怖电影精致,许多场景还是别的剧组拆剩下的,拍摄资金一度要靠众筹……
但是它给观众展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进步。国产恐怖片成为老大难,戴着脚镣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自暴自弃。
作为“不思异”系列的第四部作品,《不思异:人类之城》已经杀青,而“不思异”系列的动态漫画剧《不思异:梦行者》、奇幻冒险迷你剧《不思异:夏令营》等多个项目也已开发完毕。
这株燃在国产恐怖片领域的星星之火,是否可以燎原?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