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一个人,在荒山野林,有的人感觉到孤单、害怕甚至恐惧,总是想着会有什么东西来害朕。而有的人,却仿佛似曾相识,犹如放虎归山,获得一种自由感,身心甚是放松。文人呢,也许两种心情都有,但一定是缺少不了诗意。如果有人读了《聊斋志异》,对故事里某些情境还不够体会的话,那么,读读清人戢澍铭的这首《野祠》,或许,就更能真切感受到《聊斋志异》里常出现的那种诡秘荒野的环境气氛,算是一组《聊斋志异》的空镜头。野祠清·戢澍铭一径冲云入,荒祠夕照斜。空庭窜饥鼠,古树噪神鸦。暮霭藏深竹,回风聚落花。苍茫人独立,四面晚峰遮。这首诗,仿佛整个就是《聊斋志异》当中的一段环境描写。或者说,把《野祠》随便插入《聊斋志异》里头,大家都不会有违和之感。整体是荒野、幽静、原始的感觉,但当我们细细品味那些字句,却又觉得是如此深得人心,甚至有一种在日本流行的侘寂美。面貌虽然荒芜、粗糙、老朽甚至破旧,但暗暗地含蕴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美,这种美,充满了岁月的痕迹,这种“痕迹”,来自眼前景,也来自作者心。我一直很惊奇,古人没有照相机航拍器,没有上帝的视角,也没有拍电影的概念,但为什么写出来的东西就跟张艺谋的电影一样,充满了画面美感,充满了镜头语言。甚至比很多电影里的镜头都要美——简直就是一组上乘的脚本分镜头。▊一径冲云入有如一个武术动作,白鹤亮翅似的,就踢开了诗的头。一条山路弯弯曲曲的,直冲云霄——这山得有多高,这路得有多陡!人迹罕至,所以说它也不足为奇了。想必作者就是个喜欢寻找野趣的人。常人看到眼前的路,也许就要打退堂鼓了,他却终究要爬了上去——好奇害死猫。▊荒祠夕照斜爬到山顶一看,也没壮阔的山川湖海,也没辽远的绝美佳境,只有一座悬矗于山巅和荒林深处的荒祠。这座荒祠仿佛迟暮的英雄,出场即老去,在夕阳映照下,留下一个斑驳侘寂的剪影,显得苍凉而憔悴。那曾经绕梁的烟火,早被无名的风,吹进了岁月的微尘里。日落*昏,英雄迟暮,面对这样一个颓废的静物,画家的手指也许开始丈量那些变化无常的光影,建筑学者会考究它的檐式瓦形,而诗人在找什么呢?红玉抑或婴宁?▊空庭窜饥鼠看来,祠堂已经荒废,那些曾经靠祭品过活的老鼠,已经饿得瘦弱不堪,人来了,惊扰了它们,到处乱窜。在诗人眼里,这一处满目颓废失色的景象,并没有让他感觉到害怕,反倒平添了诗意。侘寂、古朴、静谧、破败、荒芜,都会成为一种美,一种能照射自己内心的美。美学有审美和审丑之分,比如西施和东施之分。而诗人,显然是在审旧、审荒。▊古树噪神鸦古树与乌鸦,是古装恐怖片里的绝配,特别是有什么大事发生的时候,古树上的乌鸦总是第一个飞逃。古装恐怖片之所以有这样的镜头,应该是导演也看了类似的诗文,然后运用到了电影艺术上了。果然收效甚好——人们往往在事物揭开真面目之前神经特别紧绷。这里的乌鸦,因为与祠堂共处,故称为“神鸦”,也因为诗人的突兀造访而哇哇狂飞。据说乌鸦是动物界里最不怕死的流氓,在中国传统的象征意味里,乌鸦也总是不那么讨喜,出现在这样的诗歌里,除了营造此处古穆荒凉的氛围外,另外,只能说明是作者艺高胆大了——写诗才气高,不怕外物扰。从诗歌开头的野祠孤立开始,就奠定了诗作聊斋般的基调,到这里的神鸦扑棱,是个正常人,都会心神不宁:要么想着狐狸精来了,要么想着打家劫舍的来了。▊暮霭藏深竹这句写得尤美。暮霭跟竹林空寂得无聊,相互捉起迷藏来,当暮霭躲藏到竹林深处时,它们也就分不出你我来了。此情此境,你仿佛看到周润发和*你追我赶地从林梢摇荡而过,不过比电影里更美的是,这里多了一层纱似的暮霭,两个人在当中打斗的话,若隐若现,更会平添中国武侠哲学的深意。▊回风聚落花这一句也写得极美。你霎时会想起秋天或春天,落花在一阵小小的旋风下,开始飞旋荡漾,随即又飘零四散,残落满地。在整首诗里找不到作者半点情感的词汇,或说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躲藏起来,但有过类似体验和观感的人,一眼就看出了作者的内心。比如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就是被作者拆解在自己的诗里了。落花、独立——这样的情景和姿势不一定是悲伤,但一定会发呆。▊苍茫人独立这一句承上面几句下来,前面看到的所有景象,仿佛都是为了衬托这一句。原以为野祠是诗作的主角,万万没想到,真正的主角临近收尾时才出现。他就是观瞻万物却又孤独无比的人,孤独来自人的智慧。苍茫人独立的那个人,你可以想象是宁采臣,也可以小倩,抑或是戢澍铭本人。不过最好是把自己代入进去,浅浅的,你会获得一种探古和猎奇的体验,深点的,你会蓦然念起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四面晚峰遮转眼,山峰都被黑夜啃噬吞没。再不下山,就只能跟老鼠过夜了。不过肯定没有狐狸精,更别说小倩了。最后这一句,宛如弹古琴时,手指最后的那一挣,“当”地一下,随后哑然无声,天地昏黑,万籁俱寂,只剩作者仍然在枯立在那,像极野祠前的那株古树。如果用电影来形容,就是那银幕开始渐渐地黑场。影迷可以离开影院,而诗人却离不开这荒凉的天地。诗作还有这些好作者没有在诗句里透露半点自己的心情喜好,却又无处不在地渲染了自己的心境和意趣。这就是懂得控制和留白。因很明显,说“苍茫人独立”要比直白地说“我好寂寞”要有诗意和有文化。大家有没发现,这八句诗歌,每一句都写景,每一句都静中有动。比如以下的词组都是前静后动:一径-冲云入、荒祠-夕照斜、空庭-窜饥鼠、古树-噪神鸦、深竹-藏暮霭、落花-回风、苍茫-独立、四面-遮晚峰。写得虽没有王维的简朴素净、意味深远,但也足够生动,犹如一幅幅电影画面映放在眼前。文字的魅力,即在于此——看到的,未必能说出来,写下的,却一定能看见。但看作者其他为数不多几首诗歌作品,分别写了夜宿山寺、踏雪寻梅、薄暮郊游、探访桃源、幽探古迹、荒斋寂坐、月下怀古等场景和事情,作者是—年间人,看他所写的内容及行迹来看,更像一个探古游人,向佛心浓,总是有事没事去拜访荒野寺庙。简一/原创作品发现新美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