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篇没有*神的聊斋故事。
01原文邢德,泽州人,绿林之杰也。能挽强弩,发连矢,称一时绝技。
邢德,这是故事的主人公,是泽州人。
泽州是过去的一个地名,现在已经没有了,大概位置在今天山西省晋东南地区西部一带。一个大概的位置吧。
主人公的身份,蒲松龄说他是绿林之杰。绿林,这个最早是个地名,在现在的湖北省当阳县东北。
西汉的时候,王匡等在此聚众起事,反抗王莽,组织起来的这部分人,被称做绿林*。后来慢慢的,绿林这个词,成了江湖人的代名词,官方管绿林人叫强盗。在故事里,就知道这是个练武的。
蒲松龄说他是绿林之杰,说明这人有两下子,而且是有一号的,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
既然是大家都知道,他就有出名的地方。他会射箭,而且是强弩。这个要是没练过的,一般人是拉不开硬弓的。
邢德不仅能射强弩,他还有个技能,也算是最厉害的技能,就是能连发。就相当于前面是点射的步枪,后面这个技能就是冲锋枪了。
这个被当时的圈内人称为绝技。这也是当时圈里别人不会的吧。至少大部分人是不会的。当然邢德肯定是射得准啊,要是乱射一通,也就没用了。
记得看过一个小笑话,这人说自己心算特别厉害,别人问,72*53等于多少?这人回答说:42。别人说:你这个答案错得太离谱了吧。这个人说:对错我不管,我就问你我算得快不快。
02原文而生平落拓,不利营谋,出门辄亏其资。两京大贾,往往喜与邢俱,途中恃以无恐。
前面说了他的长处,就要说但是了,也就是他的缺点。
生平落柘,日子过得挺惨,没钱。而且不怎么会做生意。一干就赔,干啥赔啥。
世上确实是有这种人,不管怎么折腾,也发不了财。当然除去命运,这和个人本身也有很多关系。不知道这是老天爷注定他不发财,还是说这人得罪财神爷了。
虽然他运气不好,做生意经常赔钱,可南京北京的这些做生意的人,尤其是做大生意的,还愿意跟他一起干。
按说不应该这样,一般生意人都迷信,因为怕晦气,都会躲这样的人远远的,可这些生意人为什么喜欢和邢德在一起呢?
因为在一起,在路上就不害怕了,合着拿当壮胆,当免费保镖。看来那个时候,不是很太平啊,安全问题不是很好。
03原文会冬初,有二三估客,薄假以资,邀同贩鬻;邢复自罄其囊,将并居货。
这年,刚到冬天,有两三个做生意的人,来找邢德,打算拉着邢德一起去做生意。
前面说了,邢德干什么赔什么,赔得没什么钱了,这两三个人就借给他钱,当然就一点,也不多。
这几个商人真会想,拿点钱借给邢德,要是挣了,还能还给他们,赔了,也就不要了,就当保镖了。
每次都这样,也不知道这邢德,知道不知道这帮商人是这么想的。也许知道不说破吧,毕竟练武的人都是义气为重。
邢德自己还有点存款拿出来,都凑在一起,准备做次大买卖。
是不是快过年了,这也是像现在这样,要倒腾年货的意思。
04原文有友善卜,因诣之。友占曰:“此爻为‘悔’,所操之业,即不母而子亦有损焉。”邢不乐,欲中止,而诸客强速之行。至都,果符所占。
邢德有个朋友,算卦很出名,算得很准,邢德倒是什么朋友都有,交际挺广。
这次要做大买卖了,他出门前去找这个朋友,想算算这次怎么样,能不能发财。
朋友给他占卦,跟他说:这卦名叫悔。看来这朋友算的是易经。
朋友跟他说:从卦上看,你这回去,不光挣不到钱,连本都会赔光。邢德这是往山西倒了一车煤吗?
邢德听到这个结果,很是郁闷啊。他也不能说这个朋友,他也知道自己朋友算得准。就想不去做买卖了。
可话已经说出去了,那几个商人就催着他赶紧走。他们就想着挣钱,用这个免费的保镖。
邢德也不能说了话不算数,就跟着他们去了,到了地方,果然,结果跟朋友算的一样,赔了个精光。
也不知道这个时候,那几个商人跑哪去了,估计是到了地方,用不着他了,就忙着挣自己的钱去了。
05原文腊将半,匹马出都门。自念新岁无资,倍益快闷。时晨雾,暂趋临路店,解装觅饮。
到了腊月中旬,合着初冬,十月初出来的,折腾了两个月,把钱折腾光了。
邢德自己骑着马出城了,也没有目的地,这是要回家,还是信马由疆的,就出来了。
边走边想,快过年了,身上没钱,这年怎么过。白折腾两个月,越想越郁闷。走了一会儿,天亮,下雾了。合着他半夜就出来了。
下雾就别走了,能见度低,骑着马走,不安全。看路边有个门脸,是个酒店,他下来,想着进店喝点酒,吃点东西。
06原文见一颁白叟,共两少年,酌北牖下。一僮侍,*发蓬蓬然。邢于南座,对叟休止。
他进店来,店里很多客人。看见一个灰白头发的老头,还有两个年轻的少年陪着,三个人坐在北墙下的一张桌上。
还有个伺候的小童子,长得*头发,蓬蓬着。不知道这头发是染的,还是天生的。要是天生的,感觉这种发型就不是中原人士了。
邢德就在南面坐下,跟这桌人坐了个对脸。
07原文僮行觞,误翻具,污叟衣。少年怒,立摘其耳。捧巾持,代叟揩拭。既见僮手拇俱有铁箭,厚半寸;每一,约重二两余。
小童子伺候着倒酒,结果一不小心,碰翻了个杯子,一下就把老头的衣服给弄脏了。
边上少年一看这个情景,很生气,一把揪住小童耳朵。拽到一边。
又拿出随身的手巾,给老头擦脏了的衣服。
邢德看到这个情景,仔细一看站在边上被罚的童子,手指上都带着铁箭,就是个铁环。有半寸厚,看着每一个得有二两重。
其实邢德看到童子手上戴着这个,就应该知道对方也是练武的人,而且看这个重量,应该武艺不差。
08原文食已,叟命少年,于革囊探出镪物,堆累几上,称秤握算,可饮数杯时,始缄裹完好。
老头吃的差不多了,老头让少年从随身的包里,把钱拿出来数数。
少年听话,就从包里往外拿,一会儿拿出来一大堆,堆在桌子上。
这相当于数数包里多少钱?这是刚挣完钱,还是怎么着,这个举动是很不正常的。
啥时候见过在饭馆里,弄一大堆钱在那数的。这是露白啊。就算不怕别人抢,也没有这么炫富的。一般数钱都是回家去数。
这个工作有少年在做,老头也不管,还在那喝,又喝了几杯,这边也数完了,又都收到包里。
09原文少年于枥中牵一黑跛骡来,扶叟乘之;僮亦跨羸马相从,出门去。两少年各腰弓矢,捉马俱出。
完事,少年从边上牵来一匹有点瘸腿的黑骡子,扶着老头骑上去。
小童子也骑了匹瘦马,跟着老头一起走,就出门了。
两个年轻的把自己的弓箭带好,也牵扯出马来,跟着走了。
这点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有本事的人不骑马,都骑驴骑骡子什么的,而且还都骑有毛病的。
这是身份的象征?还是到了级别,坐骑都是这样的。
(未完待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