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沂水有个人叫李才,被官府征兵,派到辽阳去打仗,刚到辽阳不久,辽阳城被清兵攻破,在混战中,李才被乱兵杀死。脖子虽然被砍断了,但还没有彻底死去。
到了夜里,一个人拿着本簿册,按照上面的名字一个个查对。查到他时,那个人说他不应当死,叫左右随从把他的头接好,送他回去。
于是,随从们一齐去把他的头取来安到脖子上,很多人扶着他,只听得风声簌簌地响,走了不多时,就放开他回去了。李才睁眼一看,这地方正是自己的家乡。
沂水县令听说了此事,怀疑李才是私自逃回来的。派人把他抓来审问,李才原原本本说明了经过。县令很不相信;又察看他的脖子,连一点断痕都没有,就要处罚他。
李才说:“我自己也没证据,只请求先把我关在牢中。断头的事可以是假,辽阳城被攻破的事不会是假。假若辽阳城安然还在,然后再让我受刑不迟啊。”
县令听从了他。过了几天,辽阳来信说城被清兵占领了,城被攻下的日期,同李才说的完全一样。于是,县令便释放了他。
《聊斋志异》——张贡士
安丘有个张贡士,因生病仰躺在床上。忽见从自己的心窝里钻出来一个小人,身长仅有半尺高。他头戴着读书人的帽子,穿着读书人的衣服,动作像个歌舞艺人。
他唱着昆山曲,音调清彻动听。道白、自报的姓名籍贯都和张贡士的一样了;所唱的内容情节,也都是张贡士生平所经历的事情。
四折戏文都唱完了,小人又吟了一首诗,才消失不见了。张贡士还记得戏文的大概内容,为人讲述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