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01原文宗如言,至南湖,见荷荡佳丽颇多。中一垂髫人,衣冰縠,绝代也。促舟劘逼,忽迷所往。即拨荷丛,果有红莲一枝,干不盈尺,折之而归。
宗湘若听狐狸的,毕竟那也算是半个神仙,比人能预知未来。消息要灵通得多。
转天早晨,早早的就去了南湖。果然,看见好多姑娘在湖里。
你看,早起晨练有好处吧,能看见漂亮姑娘。我也不经常晨练,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碰上这好事。
他看见一帮姑娘当中,有一个长发的姑娘,披着个披肩,长得最漂亮,原文写着绝代,也不知道这绝代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天下没第二个吧。
他赶紧就弄着小船过去,还没到跟前,忽然那帮姑娘就都没了。
按说,忽然这么一个景象,人能吓得掉湖里。可他提前有心理准备,没害怕。
他赶紧按狐女说的,到岸边拔开荷花丛。果然发现一枝红莲,干还没有一尺长,很短。他很高兴,折断了就拿回来了。
这个情景很象《肖申克的救赎》里,最后那个老头出狱后,在那段墙那,拿出那个铁盒一样。
02原文入门,置几上,削蜡于旁,将以爇火。一回头,化为姝丽。宗惊喜伏拜。女曰:“痴生!我是妖狐,将为君祟矣!”宗不听。
回到家,一进门,把拿回来的这枝莲花放在桌子上。回头去找蜡烛,准备点火。
那边正准备着呢,再回头看那株莲花,又变成那个漂亮姑娘了。
宗湘若看到姑娘,惊喜,没用蜡烛烧,就得到姑娘,这回省事了。
宗湘若趴在地上就拜,可能是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姑娘吧,而且他也知道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姑娘,不老光彩的。这也算是赔罪吧。请求姑娘原谅。
当然这个原谅的前提是跟他一起过日子。这个很象现在的一些男人的做法。
姑娘说:你这个傻子,我是狐狸精,我要祸害你了。
这就是吓唬人,都让人抓来了,要想逃跑,有能力早直接动手了,还用等到现在。
果然,宗湘若也明白这个道理,根本不听姑娘说的。反正现在已经弄来了,不能白弄来。
03原文女曰:“谁教子者?”答曰:“小生自能识卿,何待教?”捉臂牵之,随手而下,化为怪石,高尺许,面面玲珑。乃携供案上,焚香再拜而祝之。
姑娘一看唬不住宗湘若,就问:这是谁教你这么办的。这是看自己逃不了了,想着死也死个明白,到底是谁害的自己。
这姑娘也看出来了,对面是个平常人,方法绝不是他能知道的。
宗湘若回答说:我自己就会,不用别人教。说完他没等姑娘回话,就直接上手了。
这姑娘随着他上手,就变成了一个怪石。高一尺多,长得很好看。
这点感觉象是被拐来的一个姑娘,又跑不了,只能用行动表示不满,象个石头一样冷冰冰的。
可即使是象石头一样,也是块漂亮的石头。
宗湘若对姑娘很尊敬,看姑娘这样,没有再对姑娘做什么不好的行为,是把这个石头供在桌案上,每天焚香祝拜。
04原文入夜,杜门塞窦,惟恐其亡。平旦,视之,即又非石,纱帔一袭,遥闻芗泽,展视领衿,犹存余腻。宗覆多拥之而卧。
到了晚上,宗湘若把门关好,把窗户都塞上了。就怕这姑娘跑了。
合着白天姑娘一直这么冷冰冰的石头。这边宗湘若都弄完了,回头再看,姑娘变成了一个披肩。
这回软乎点了,不象石头那么硬了。宗湘若拿起来闻闻,打开看看,上面还有香味儿。
宗湘若就抱着这披肩上床睡了。
这句可能写的就是姑娘态度的转变吧。毕竟被人拐来了,反正也跑不了了。结果看这个人对自己还不错,慢慢态度好点了。
也不能真绝食自杀啊。再想办法跑呗。
05原文暮起挑灯,既返,则垂髫人在枕上。喜极,恐其复化,哀祝而后就之。女笑曰:“孽障哉!不知何人饶舌,遂教风狂儿屑碎死!”乃不复拒。
宗湘若抱着披肩睡了半夜,半夜起来,点上灯,估计这是起夜吧,去嘘嘘了?
完事回来再看床上,披肩又变成美人了。
宗湘若很高兴,怕她再变成别的什么东西,赶紧又跪在那拜求。
姑娘笑了,说:你这个冤家啊,也不知道这是谁这么多嘴,教你这个办法,让你把我拐来了。快让你折腾死了。
说完这话,就不再拒绝宗湘若。
都睡一床上了,你又想逃跑,而且对方可以强迫你,而没有那么做。这姑娘也就认了。
这个很象电影盲山里,真被拐了跑不了,都希望碰到一个对自己好的。层次这个是不可能改变的了。
06原文而款洽间,若不胜任,屡乞休止。宗不听。女曰:“如此,我便化去!”宗惧而罢。由是两情甚谐。而金帛常盈箱箧,亦不知所自来。
姑娘同意了,随便宗湘若了,可宗湘若刚得到美人,很鲁莽,不知道珍惜。
弄得这姑娘有点不高兴,说:你要这样,我就变成别的东西啦。
宗湘若还挺听姑娘的话,从此以后,两个人过得还挺和睦。
从这点看,宗湘若对自己抢来的这个姑娘真是百依百顺。男人能在那个时候,停下来听老婆的,这个是真是真爱。
从此家里的箱子柜子里,里面经常装着钱,都满着,也不知道是从哪来的。
这也就是那个年代,现在要是打开家里的柜子,看见一堆钱,非得吓坏了。
这姑娘还真对得起这男人,看来这姑娘的智商能挣钱。以至于怎么挣的钱,这男人都不知道。
估计姑娘跟他说了怎么挣,他也听不懂。就象现在运作基金的人,跟路边的农民工说该怎么弄,无异于天书。
07原文女见人喏喏,似口不能道辞,生亦讳言其异。怀孕十余月,计日当产。入室,嘱宗杜门禁款者,自乃以刀剖脐下,取子出,令宗裂帛束之,过宿而愈。
姑娘在他家过日子,偶尔看见外人,就打个招呼,就象不会说话似的。
估计是层次不一样,没话说。这个确实是很苦恼的。也是懒得搭理他们吧。
宗湘若看姑娘这样,也不怎么跟外人介绍姑娘,也不招惹这姑娘。
所有的生活都顺着姑娘。毕竟现在的生活大好,都是姑娘弄来的。
就这样过了十个月,这是十月怀胎,要生孩子了。
算好了预产期,到了这天要生孩子了。姑娘就自己进到屋里,嘱咐宗湘若,别让人进来。
进去自己用刀剖腹产,自己把孩子取出来。这手术,太厉害了。
然后喊宗湘若拿点布来包扎,自己缠在肚子上,转天肚子就好了。
可见这姑娘的能力太强了,连生孩子这种事都自己解决了。
也许是这个男人家里不懂得科学生产吧。
08原文又六七年,谓宗曰:“夙业偿满,请告别也。”宗闻泣下,曰:“卿归我时,贫苦不自立,赖卿小阜,何忍遽言离逷?且卿又无邦族,他日儿不知母,亦一恨事。”
就这样的生活过了六七年。宗湘若这六七年算是享福了。什么也不干,天天不愁吃喝,家里的资产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这天,姑娘跟宗湘若说:我跟你这多年,现在结束了,我要走了。
宗湘若听了这话,哭了,说:你刚来的时候,我家很穷,幸亏有你,我才过上了小康的生活。
你怎么说走就走呢?你又没有什么家人,你真要走了,将来儿子都找不着妈了。你为了孩子也别走啦。
这个理由也是现在很多人在意的,有孩子,为了孩子就这么凑合着过。忍受着不愿意的婚姻。
这宗湘若也是这招,想用孩子把姑娘留下来。可这毕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能在一起过这么多年,这就很不容易了。
不能因为看人家好,就剥夺人家幸福的一生。
记得有本书上有这么句话:要是爱一个人,就给他自由,他回来了,那就是你的,他要是没回来,你就从未拥有过他。
09原文女亦怅悒曰:“聚必有散,固是常也。儿福相,君亦期颐,更何求?妾本何氏。倘蒙思眷,抱妾旧物而呼曰:‘荷花三娘子!’当有见耳。”
姑娘听了这话,也很感慨,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就有散啊。咱俩的缘份也尽了。
咱家儿子是福相,你也能长寿,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我本来姓何。合着这姑娘在他家过了六七年,挣了这么多钱,一直不知道这姑娘叫什么,连姓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是他没问,还是姑娘一直没告诉他。
我走了以后,你要是想我,就拿着我以前用过的东西,喊:荷花三娘子。你就能看见我了。
虽说是非法手段弄来的女人,可在一起这么多年,都是有感情的。应该说是没有爱情。
而且两个人是两个世界的人,也没什么交流,唯一的生活纽带,就是这个孩子。
看了很多文章,很多落后的山里买来的女人,一开始都是管得很严,一直到生了孩子以后,才会有些人身自由的。
原文言已,解脱曰:“我去矣。”惊顾间,飞去已高于顶。宗跃起,急曳之,捉得履。履脱及地,化为石燕;色红于丹朱,内外莹彻,若水精然。拾而藏之。
姑娘说完,挣脱了宗湘若,说:我走了。
这种人不是孩子能拴住一生的。人生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宗湘若惊讶的时候,姑娘已经飞起来了,飞过房屋。
宗湘若本能的跳起来,想把姑娘拽回来。可还是跳晚了,只抓到姑娘的鞋。
掉下来,就变成了石燕,很红很红,跟个宝贝一样,象水晶。就赶紧收藏起来了。
从这句看,姑娘有了能走的能力,宗湘若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是不想放姑娘走的。
人啊,都是自私的。
原文检视箱中,初来时所着冰帔縠尚在。每一忆念,抱呼“三娘子”,则宛然女郎,欢容笑黛,并肖生平,但不语耳。
姑娘走了,宗湘若赶紧去翻箱子,翻出当初姑娘戴的披肩。
每次一想起姑娘,就抱着披肩,喊:三娘子。
果然看到披肩上出现姑娘的样子,在上面笑着,只是不能说话。
合着姑娘这是留了张照片,给这个男人留了个纪念。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记得小时候看这篇聊斋,是很喜欢的,越大,仔细看来,总觉得伤感。
替这三娘子觉得不平啊,招谁惹谁了,就被人弄来,这么强迫着过了六七年。
感觉前面那狐狸更象个人贩子,因为报答别人的救命之恩,就把一个好姑娘送人了。
为什么是荷花,估计是说三娘子出於泥而不染吧。
说明这个姑娘卓而不群,和宗湘若很不般配的意思吧。
估计姑娘也就是碰上宗湘若,这也是刚开始,蒲松龄说他是个读书人,好歹有点文化,不至于让姑娘太恶心。
真要是碰上个不识字的,没准姑娘就真自杀了。
还是劝现在的姑娘,出门多注意安全,留心自己的闺蜜,别真让人卖了。
—WeAreOriginal—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土豆“聊斋土豆说”是土豆在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过程中的一点感悟,纯属土豆个人观点。
更多。。。
more
聊斋志异:伏狐
聊斋志异:金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