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贵·阅多彩/
《贵州文库》收入的《聊斋志异新评》(清代但明伦批点)以贵州省图书馆藏清光绪八年()刻本为底本,以宣纸线装、金镶玉形式影印出版,计两函十六册。本期由康文老师带大家走进文库,领略这本被誉为“清代诸家《聊斋志异》评点本之翘楚”的《聊斋志异新评》之风采,了解但明伦的批点何以“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点击图片即可购买专家荐书
主讲人:康文大家好!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的《聊斋志异新评》。这一套影印本有16卷,共辑录了篇作品,由贵州广顺但明伦云湖评点,山东文登吕湛恩叔清释注。本稿本为光绪壬午年()季冬月扫叶山房藏版。《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自问世以来,它以丰厚的思想艺术内涵吸引了众多评点家的注意。评点本的出现,拉开了对作家的认识和作品理解的序幕,也加速了《聊斋志异》的传播过程。乾隆时期赵起杲辑录的青柯亭本是《聊斋志异》最早的木刻本,它是其后的刻本、注本、评本等版本的祖本。但作为最早的刻印本,青柯亭本与后代刻本的目次有一定的区别。青柯亭本出现后,《聊斋志异》被多次翻印。为了辅助人们的阅读、理解,后来出现了多种注评本。第一位为《聊斋志异》作注的是山东文登的吕湛恩。吕湛恩道光五年()的注释原本,是脱离《聊斋志异》原书而单独成书的。直到道光二十三年(),才由广东五云楼将吕湛恩注本与《聊斋志异》原书合在一起刻印,这就是后来通行的注解本,也就是但明伦《聊斋志异新评》所依据的版本。但明伦(—),贵州广顺州(今长顺县)人,嘉庆二十四年()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湖南岳常澧道、山西河东道、湖北襄阳盐法道及两淮盐运使等职位。但明伦一生著述甚丰,所作有诗、古文、辞、奏疏等,虽遭战乱大半散失,但是保存下来的部分诗作,《诒谋随笔》两卷与《聊斋志异新评》皆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与学术价值。《聊斋志异新评》中收有篇作品,眉批有条,夹批条,总评条,共约条,若干圈点,总字数约为字。但明伦评点的形式比较多样化,作品中分别采用了眉批、夹批(也称旁批)、篇后总评三种不同的形式。但明伦的《聊斋志异新评》中常可见评点者信手拈来的批点内容,或评小说内容,或谈小说结构,或批写作手法:夹批少为一二字,或十数字,或数十字,最长为《神女》篇的夹批,共有字;眉批由于书写于书眉或文稿上端的空白处,空间相对宽松,故字数通常较多,一般在字以内,最长的是《婴宁》篇的眉批,共有字。此篇以“笑”字立胎,而以花为眼,处处写笑,即处处以花映带之。“捻梅花一枝”数语,已伏全文之脉,故文章全在提掇处得力也。以捻花笑起,以摘花不笑收,写笑层见叠出,无一意冗复,无一笔雷同,不笑后复用反衬,后仍结转“笑”字,篇法严密乃尔。为文最忌直率,最嫌急抢,此则硬将下文明明道破,而不以为急抢直率者,解人可索不待言传也。有花乃有人,有人乃有笑;见其花如见其人,欲见其人,必袖其花。乃未见其人,而先见其里落之花,见其门前之花,则野鸟格磔中,固早有含笑捻花人在矣。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见其花,见其笑,而后审视而得见所欲见之人。既照应起笔,即引逗下文,文中贵有顿笔也。至入门而夹道写花,庭外写花,窗外写花,借许多花引出人来;而复未写其人,先写其笑,写其户外之笑,写其入门之笑,写其见面之笑,又照应上元之言,照应上元之笑。许多“笑”字,配对上许多“花”字,此遥对法也。相较而言,眉批主要表达评点者的瞬间感悟,而篇末总评则展现出评点者对作品的总体感受。但明伦共对篇作品作了总评,且总评多为篇幅较长的宏论,所以总评是其评点最主要的风格之一。但明伦的篇后总评有文本赏读、主题评价、文法辨析等内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点评风格。在多篇总评中,篇幅最短的是《连城》(14字),字数最多的是《仇大娘》(字)。整体看来内容越丰富,则点评越深刻。但明伦在评点过程中不仅注意到蒲松龄创作的篇章结构特点,而且还带领读者一起体会作者的思路与线索,这是其他点评家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