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自蒲松龄《聊斋志异》问世之后,仿效者纷起,二百年间,涌现出的“聊斋型”小说不下数十百种。这些作品往往被称为“后聊斋”或“续聊斋”。乐钧的《耳食录》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耳食录》有很强的文学观赏性,文笔隽丽秀美;故事幽微新奇。在浩瀚的笔记小说里面也称得上珍品。作者简介乐钧,原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别署梦花楼主,江西临川人,嘉庆六年举人,一生未入仕途,以诗文得名。著有《青芝山馆诗文集》。
《耳食录》共两编。初编十二卷,二编八卷(“既梓前编,诸君子竟来说*,随而记之,复得八卷。”)
?[注释]赜zé〈形〉深奥,精妙觚gū〈名〉古代用来写字的木简操~(指写文章)“脱稿于辛亥”
脱稿〈动〉文稿或书稿写完,著作完成。辛亥,这里是乾隆辛亥年,即公元年。“灾梨与壬子”
灾梨〈名〉亦作“灾梨祸枣”,常用作刻印的谦词。古人刻书多用枣木、梨木做材料,因此称滥刻没有价值的书籍,徒使梨木、枣木受到灾祸为「灾梨祸枣」。乾隆壬子,即公元年。耳食,〈名〉以耳食,指耳朵像嘴巴一样消化信息。谓不加省察,徒信传闻;也可作名词指传闻。甫撰甫(fǔ)〈副〉方才;刚刚。例:甫愈,刚痊愈。下面一则是二编自序?[注释]侘傺chàchì〈形〉失意的样子。亟jí〈形〉急迫餍yàn〈动〉吃饱,这里引申为满足。饫yù〈动〉同“餍”。庸讵yōngjù〈副〉表示反问,岂;何以;怎么“庸讵知余之说*不如他日之人说我乎哉。”即〈副〉就是,正是。例,非黑~白。“庸讵知余之说*之不即所以自说乎哉。”,意思是说,怎么知道我现在说的这些*,就是我以后的样子呢?乌〈代〉文言代词,表示疑问,哪。“乌有?”即:怎么有?陈述句中则表示否定,不能;没有。“*耶,人耶,我耶?乌乎辨。”意为:是*,是人,还是本我呢?实在不可辨别。乾隆甲寅岁,即公元年。别业与"旧业"或"第宅"相对而言,业主往往原有一处住宅,而后另营别墅,称为别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