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我读学生老丁
TUhjnbcbe - 2022/8/16 8:53:00

作者|马洪斌

主播|胡保玲

编辑|清平世界

几天前,一位叫杨梦的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名叫《学生老丁》的小说,心想,近30年来让我入目的文学作品非常罕见,难道这叫任松筠的还能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文章?当时不好薄朋友的面子,勉强接了过来。恰巧夜间无眠,就打开小说权当催眠之用,谁知道这一读,竟然把我惊得目瞪口呆彻底无眠了。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已是凌晨五点钟了,但是,我仍然沉浸在故事的叙述中不能自拔,那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一次次在我心中掀起狂涛巨澜!合章闭目,我好像从书中嗅到了初春的田野里,那种泥土的芳香和万物复苏的甘甜。还像窥测到从深山里刚刚开采出来的一块质地淳朴的玉石,未经精雕细琢就收藏在陈列馆里,它的价值,远非集市上袒胸露乳的叫卖者推销的假手镯、玉扳指可比!更不能和商场里那些金玉其外的廉价项链、耳环同日而语!

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主要是文章涌动出来的是世间正直人的一种良心,彰显出作者的一种社会公德,一种让历史还原的责任。文章质朴中的诚恳叙述,没有不着边际的虚妄的“生命”、“人性”、“文化”、“文明”等耀眼的词汇来装饰,也没有什么“守望”、“诠释”、“解密”、“解读”、“拷问”等玄奥的时尚点缀来帮助贩卖伪劣。它没有煽情,没有娇饰,没有嗲气,没有“哇!”“啊噻!”“OK!”“酷!”等用激情文字硬掀起来的语言高潮,更不见小男小女死去活来的爱、恨、情、愁时的无病呻吟。

任先生的《学生老丁》,恰恰是用普通的语言在倾诉生命、人性、文化、文明和良知。对比之下,而今流行的热抄中的所谓文学,失去的,恰恰是文明之真实。

现在中国时尚文学的大多数,已经走向了拜金与虚无!一些作者和读者以及一部分青年编辑,多已在嘻嘻哈哈的繁荣中,把文学演变成了繁荣的嘻嘻哈哈。五彩飘舞的肥皂泡沫式文学,致文学面临未来的精神审判。德国汉学家称中国时尚文学为垃圾,并非危言耸听。我认为至少是正在走向垃圾。许多人头脑中之所以还缺乏这种警惕,是因为国际觊觎者传输的精神瘟疫:文化虚无主义,已被中国的居心叵测者披上了“先进文化”的外衣,他们狡猾地在引导无数的中青年人精神入迷而在迷迷糊糊中忘却历史。

《学生老丁》这样的作品,当会让一些穿西装系领带的“假洋*子”们觉得异样的陈旧和过时,我想,即便这本书曾经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牵动着天南地北的老少情节,名噪一时的湖南卫视的超女台和央视青歌赛的点评椅,定然不会给任松筠老先生留下一席之地的。

任先生的《学生老丁》,虽非煌煌巨著,也没有释放多少哲学气息,但它却使我深深地感动!鄙人推荐它,是因为书中流泄的是任先生心底的真诚和质朴,是那看似平淡却字字珠玑真正的中国式的语言艺术。也许先生根本就没有打算追求什么文学上的成功,但是,这并不说明它的艺术价值黯然失色,而恰恰证明了“宝玉出自深山,民间亦有真金”,这个浅显而又深奥的道理。

目前我们在所谓的“先进文化”的大潮中,在欧美那些假文明的冲击下,是否还能坚守国学的尊严?让我们在任先生面前做一次悄悄地自省,难道于国、于人、于文化无益?

任先生的《学生老丁》,主要是反映文化大革命那个狂热的年代发生在校园里的荒唐故事,让过来人倍感真实和亲切,也能让那些无辜逝去人的心灵可得以安宁而瞑目长眠。它能让青年人知道,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古国,曾经发生过一段疯狂地造神运动,它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和倒退,它给广大知识分子留下了长久挥抹不去的精神创伤。

现在不论有些人出于何种动机,运用何种模棱两可的语言,采取何种歌功颂德样的文字,扭扭捏捏地来对那段难以忘却的岁月加以解释、粉饰或推诿解脱,都不能掩盖其真实存在的历史!

《学生老丁》这本书,任老先生用诙谐的语言和调侃的文笔,来反映文革那段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年代,足见先生的良苦用心和文学功底。我读《学生老丁》,从文字间隙的深处,看到了祖国在叹息,看到了人民在哭泣;听到了共和国的法律在强权的碾压下骨头被折断时的嘎嘎声响,听到了文化人在文化大革命的暴力下发出的那声凄厉的呻吟!

小说中的众多人物,经任老先生润笔无疑是有血有肉而鲜活存在的群体,人们会通过作品不难看到当初自己的形象。相信人们读了《学生老丁》以后,有的人会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感到羞愧,有的人也会为自己的愚蠢感到可笑;也有的人甚至会为那时的狂热和盲目崇拜感到懊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进行默默地反思,或在人前进行不加掩饰的追悔或道歉。

但是也不可否认的会出现逆天而行心怀*胎的歹人,他们仍然会为当初的野心、贪欲、权利、私愤、报复、好玩等不可告人的目的犯下的罪行进行语言上的狡辩和思想上的顽固坚持,有的人甚至还希望再来一次那样狂热的造神运动,进行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用心何其*也!

任先生的《学生老丁》,恰恰是防止文革罪恶死灰复燃的倾盆大雨,是给目前还残留有狂热思维的人当头泼下一桶清凉剂,更是为那些“思变”的人、灵*深处仍然坚持“两个凡是”的人、梦想上层出现改旗易帜的人敲响了丧钟!

先生的书让人警醒让人增加记忆,他告诉我们:“他的旧戏演完了,新戏正在彩排,他的噩梦已破碎,温馨的梦正在边忙边逗,厮环厮轴云迷雾罩,月肥星瘦。”历史是人民来写的,只要我们常温历史,心存足够的警惕,今后的历史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写*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我突然想到郭沫若评论《聊斋志异》时写下的话。我想,用上述语言评价任老先生的《学生老丁》,不是更为确切吗?

但愿鄙人此文,不致于惹怒哪位当今的文学“大师”,或者获罪于那些妄图“思变”人的仇恨心灵。

(年06月16日)

作者简介

马洪斌:少年读书,青年入伍,医院团委书记、防保站长、院长等职务。不趋炎附势,有独立的观点。敢言不平之事,长拜能者为师,同修养者结缘,与思想者共勉。一生酷爱文学,数年坚持习作。恒挥拍于乒乓场馆,常笑谈中以球会友。曾在多家报纸杂志发表文章和评论若干,年被人民网评为“十大魅力博客”。愿阅尽世间美文,结交天下英贤。

主播简介

胡保玲

济宁任城广播电视台市场部主任,资深编辑,主持人,年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现仍工作在电视台一线部室。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读学生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