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清代北京绢纱灯画有何艺术特征
TUhjnbcbe - 2022/11/25 21:46:00
白癜风是否传染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512728.html

北京绢纱灯画无论是构思构图,还是人物造型、线条勾绘、渲染设色均匠心独运。清代北京绢纱灯画的艺术特征具体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呢?

01连环图画、环环相扣

北京绢纱灯画题材內容为一部小说中最精彩的回目,一套灯画犹如一本连环画,从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到结尾,一面灯屏一幅画,以连环形式,看完一盏再看一盏,直到故事结束,引人入胜。

如《说岳全传》灯画精选十二幅画面,每幅画的左下角都以毛笔标出画题,描岳飞及岳家*抗金救国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跌宕起伏。整套灯画构思如潮起潮落,激荡人心。

《施公案》灯画二十幅,描写清官施世纶断案如神,与绿林英雄*天霸等武侠一起除暴安良的传奇故事。公案中穿插武侠,场面惊险刺激,悬念横生、环环相扣。从“二公差暗探人头案”中扑朔迷离的案情开篇,到后面随着案情的曲折发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展露施公断案的谋略和机智。

02构图考究、布局巧妙

压阵平衡布局法,多用于表现公案、武侠类故事。通过画面巧妙布局,以达到势均力敌的效果。如《施公案》灯画“施大人私访关家堡”中,画面左边有关升及恶奴四个人站在一起,右边只有施大人一个,在其身后画面右边安排两棵柳树,并且是深色树干,这小小的处理在构图上作用很大,避免施公孤立和画面右边太轻,起到了压阵和平衡的作用。

灯画“比武”中,画面右边*天霸跨步稳立,右腿亏出中线,占画面宽度近三分之二。而画面左边张桂兰是金鸡独立式,明显失重,压不住阵。因此在其身后布置一长桌案压阵,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

对角线式构图,多用于神仙、英雄类故事。对角线式构图使观众感觉惊险刺激,有强烈的冲击力和戏剧性。如《聊斋志异》灯画“巧娘”中,画面右上角书生傅廉站一树上,痴痴地望着下面的巧娘。

画面左下角巧娘坐含羞一青石上,身旁两丫环一个仰望着、一个手指着树上的傅廉禀告巧娘。画面用对角线布局,两端人物以视线相连,虚实相生。《说岳全传》灯画“金兀术四入中原”中,右下角是以金兀术为首的一大队番*人马,正向着对角线方向的城门进发。

左上角的大宋朝城门上旌旗招展。把番*行进队伍和城门安排成对角线式构图,主角金兀术位于画面中心,构思精巧。远处还有一道与对角线几乎平行的城墙,增加了画面层次。S形构图法,用于表现各种深刻的、曲折绵长的情意。

03人物百态、精妙传神

北京绢纱灯画是一部人物画百态集成。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不论是现实中的清官、恶霸、英雄好汉,还是想象中的佛道神仙、妖魔*怪,男女老幼皆性格鲜明,神情动态精妙传神。

道释人物形象:《西游记》灯画“镇元仙赶捉取经僧”中,唐僧造型饱满圆润,慈眉善目、安详自在。《济公传》灯画“赵文会为母迎济公”一画中,济公正拱手自荐为赵母治病,一身破衣烂衫却举止庄重淡定。

《施公案》灯画“惧诏问妖僧慌奏”中,康熙皇帝身着*色龙袍,端坐在宝座之上,高贵威严。英雄好汉形象:《水浒传》灯画“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中,林冲头戴青色抓留儿头巾,身着淡绿团花战袍,一手执西川折扇,一手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气度不凡。

《说岳全传》灯画“夺状元枪挑小梁王”中,岳飞骑一匹白色战马,身穿银兰战袍,表情坚毅,正举枪刺向小梁王。清官形象:《施公案》灯画“施大人私访关家堡”中,施公身份已被关升识破,施公仍和颜悦色,神情镇定。他身穿便服,左手撩衣,右手张开,临危不惧。

“恶阎王诓请相面”一画中,施公被强行带走之时,面露无奈之色,举步艰难,不时回头盼人解围。

贪官恶霸形象:《升仙传》灯画“观曲词严嵩动怒”中,巨贪严嵩手执信笺,面露坏笑,一副老奸巨猾之相。《施公案》灯画“施大人私访关家堡”中,恶霸关升衣着华丽面目凶狠,伸手叱问,气势汹汹。众恶奴狐假虎威,姿态、面目各样。

童子形象:《水浒传》灯画“李逵斧劈小衙內”中,三名孩童姿态动作各异,憨态可掬、生动可爱。其中稍大一点的童子手举一个大荷叶上插蜡烛的灯,朱仝背上的小衙內伸出短胖的胳膊,正回头与另一名童子逗乐。

他们有着胖乎乎、粉嘟嘟的脸蛋儿,圆溜溜的大眼睛和小鼻子小嘴挨得很近,青色脑壳上用红头绳扎两个小发髻。在“胡四娘”一画中,胡四娘与众姐妹、丫环们均形象秀美,身材娇小,步子轻盈,裙带飘飞。

公子书生形象:《红楼梦》灯画“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一画中,痴情的宝玉一副呆呆的样子,沉浸在人生情缘的感悟之中。

04线描勾绘、功力深厚

北京绢纱灯画继承了传统人物画的线描勾勒法。如《聊斋志异》灯画“花神”中,人物衣纹用铁线描。线条细劲圆润,与花神静静观看松龄挥写檄文的氛围很搭配。灯画“巩仙”中,人物衣纹用铁线描,线条疏密得当。

巩仙的侧身坐像造型严整,线条匀净磊落。从背部到臀部轮廓线概括。衣袖轮廓线简洁,褶皱处则密集。衣袖腋下处的线条具有装饰性。身后侍女衣纹线条匀细轻松,表现出薄纱的质感。鲁王衣服线条圆滑,带有绸缎般的光滑感。

民间灯画师运用钉头鼠尾描来表现情绪波动、悬念惊悚一类场景中的人物衣纹。如《聊斋志异》灯画“素秋”中,人物衣装勾线用钉头鼠尾描。落笔雄健、抑扬顿挫。俞慎被素秋剪纸小人变活人的法术惊呆了,情绪急转而下,线条的转折变化和俞慎的情绪波动两者节奏感相符合。

灯画“宦娘”中的衣纹也是用钉头鼠尾描勾绘。画面呈现出的悬念惊悚气氛:深夜里琴音如诉如泣,葛氏手拿古镜照看,女*宦娘在镜前现形,如春身体朝前探,手向上张着,见状大吃一惊。如春的衣纹线条还略带颤抖感,更加强了惊恐的画面效果。

05设色明丽、对比强烈

灯画设色讲究薄、匀、鲜、清、亮,具有透光效果。所谓色彩要“尖”要“阳”是民间灯画师的行话,“尖”就是色彩要鲜明突出;“阳”指颜色要强烈。一般采用质地轻薄的植物颜料,画面中常常只需三四种颜色,通过色彩的巧妙搭配和色彩的对比,在烛光的映射下,形成绚丽多彩的画面。

1.色彩的搭配:妙用红色

灯画中常常用红色,红色是喜庆、吉祥的颜色。要想画面中的红色“尖”,也就是突出、醒目,红颜色分布的位置和面积大小起决定作用。北京绢纱灯画中的红色用得精,用得妙。

如《西游记》故事灯画“镇元仙赶捉取经僧”中,一眼就看见画面中心的朱红颜色,是唐僧头上的佛冠。唐僧一身白色素袍,加上白净的面部,红色佛冠愈加鲜明。为了不使之太过孤立,在沙和尚的头巾和镇元仙与童子头饰上用了稍暗的红色。

2.色彩的对比:巧用对比色

灯画色彩要“阳”,颜色要强烈,就需要搭配颜色的对比色。灯画中常用红、绿两种颜色对比。如《水浒传》灯画“李逵斧劈小衙内”中,画面中心的红颜色是朱仝背上小衙内穿的红衣服,另外的细小面积红色分布在几个荷叶灯中和童子的头绳、衣领衣袖处。

整幅画面用了大量绿颜色,朱仝、李逵都穿绿色衣服黑色袍子,童子穿绿色裤子;背景中的荷叶、水草和树木都是绿色,可以说是一个绿色调子,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

3.服装的设色:契合人物性格身份

灯画中人物的服装设色,都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如唐僧都是穿白色僧袍,纯阳老祖着浅*色道袍,济小塘穿浅蓝色素衣,表现出佛道者素淡脱俗之境界;猪八戒、鲁智深、李逵皆穿黑色衣袍,反映出敦厚、威猛的个性;皇帝宋高宗身穿*袍,清康熙皇帝身着*色龙袍,体现帝王的高贵。

“莲香”“素秋”“巧娘”中的书生均衣着素雅,反映出书生的儒雅气质;童子多穿红衣绿裤,活泼可爱;小姐闺秀一般穿浅粉、浅绿衣裙,尽显柔美;清官施公着暗红色便服或绛紫色官服,显得沉着稳重;岳飞身穿银蓝战袍,头盔镗甲都是银蓝色,而不戴红缨金甲,表明了岳飞对大宋朝的忠心。

06小结:

如今的社会各种画风种类繁多,但是从清代北京绢纱灯画中我们可以进行其精华部分的汲取和借鉴,像古人的智慧和坚守看齐,为后人创作出更精美绝伦的画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代北京绢纱灯画有何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