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被勾起的回忆斗蛐蛐
TUhjnbcbe - 2023/3/26 20:28:00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m.39.net/pf/a_5777826.html

文/钮鲁生

前不久,看了一篇介绍画家*永玉的文章,许多精彩之处我先不去说他,只说其中有一段话,勾起了我的回忆。那段话说:“*永玉被下放到干校,沉闷的劳动生活之余,他就去逮蛐蛐,挖个坑看蛐蛐打斗。”

这在我脑海中形成的画面是:一个一身臭汗,赤膊坦胸的小老头,趴在自己用铁锹挖的、圆周光滑笔直、底面平整坚实的小坑前,正用草葶做的“痒痒挠”,挑逗两只蟋蟀打斗……看不到他的疲劳,看不到忧愁,看到的是他孩子般的脸面,孩子般的眼神,孩子般的嘴角。

这个画面,也是我小时候的一幅写照。

逮蛐蛐,斗蛐蛐,这活,小时候我干过,而且几起几伏。

下面我就按照几起几伏说说。

首先,我逮蛐蛐、斗蛐蛐起自年。那年我们家搬到华山路16号(过去是10号,变成现在的16号了),是青岛建设局的宿舍,大院对面是一条大沟,沟里有水。这条大沟和沟里的水往下、向南延伸,顺大学路到海边,在青岛二中处入海。据说这条水沟就是过去的青岛河。沟里树很多,杂草横生,坑坑洼洼的,有不少建筑垃圾,还有一些零散的野坟。

夏秋时节,院里比我大一点的男孩子就到大沟里逮蛐蛐,斗蛐蛐,我也就跟着他们去。翻砖块、土堆,掀枯树、烂木,捉那种不是“棺材板”的(一种头部平面的蛐蛐我们叫它棺材板)、可用来打斗的公蛐蛐(母蛐蛐不要)。捉到一个蛐蛐,就用纸卷一个小筒,装进去,两头堵住,立即回家,倒进事先准备好的陶瓷罐里。罐里有一层湿润的土,有供蛐蛐吃的几粒大米和一段青辣椒,每天把蛐蛐请出来,打扫一下卫生,换点新土、新米和辣椒。两三天后,就可以抱着罐子,找小伙伴,与他们养的蛐蛐斗。

斗蛐蛐要用公用的较大一点的陶罐,罐中间立有一块纸板,双方把自己的蛐蛐在自己的罐子里上下颠荡数下,把它颠晕,然后倒进斗蛐蛐罐被纸板隔开的一边。两个蛐蛐都倒进后,提出纸板,让两个蛐蛐见面。若两个蛐蛐离的远,互相没看见,就用草葶做的“痒痒挠”督促和挑逗一下。

两个蛐蛐见面了,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个蛐蛐各自拉开架势,先是振翅鸣叫,威吓对方,对方不相让,就张开两片大牙,冲向前去,打斗起来。

打斗很激烈。尤其是势均力敌的一对,要四五个、甚至七八个回合才能决出胜负。有时一只会把另一只的大牙别歪,收不回去,甚至咬掉大腿,残忍程度,目不忍睹。多数是战个四五回合,一方认输,掉头逃跑。胜者追一两步,然后就“仁义之师”,不再追了,振翅鸣叫,向主人报告,它胜了,让主人向败者的主人讨赏。胜者一般是赢几张烟牌(香烟盒里刺激促销的卡片)。

第一次伏也是在年。说来话长,我扼要的说一下。

可能是这年的春节,在建设局的春节联欢会上,有一个变戏法(魔术)的节目。变戏法的赤手空拳,摇身一变,竟变出两只和平鸽来,这让我看得目瞪口呆!偏偏一只和平鸽飞落到我的跟前,被我捉住了。那和平鸽的两只眼睛和小嘴太可爱了,我俩“对上眼了”,我立即爱上了“她”,爱不释手,把“她”抱在怀里,能感到“她”的体温和心跳。变戏法的向我讨要鸽子,我不给。别人劝说我给,我就是不给!!劝急了,我就说:“他会变,让他再变一个不就行了吗!”有人说,“变戏法是假的”,我不信!你们想骗我!我明明看见他变出和平鸽了嘛!众人知道我是局长的大公子,动不得粗。这事后来怎么解决的,我忘记了。只记得我们搬到华山路后,有个穿裙子的阿姨送我两只鸽子,对此我终生不忘,感激不尽。

养鸽子的事这里不说。

只说这个“阿姨”。这个“阿姨”后来竟在我捉蛐蛐的大沟里上吊自杀了!又说吊死*伸出长长的舌头,屎尿一裤子!又说这个“阿姨”从树上弄下来后发现竟是个男的!又说他是外省某县的一个小学校长,解放前告发了学校的一个共产*员,被杀害,有血债!说他是畏罪潜逃到青岛,男扮女装许多年!又说这几天“她”就在我们院的一间屋里被怀疑和监管,监管“她”的是两个女的,和“她”住在一起,现在这两个女的都吓得住院了!这一连串的“!”号,把我对这个“阿姨”的热爱和感激击了个粉碎!我吓的天黑不敢出门,更不敢去大沟里捉蛐蛐了。捉蛐蛐、斗蛐蛐,就这样结束了。

再说第二次起。

那是年,我们搬到齐东路9号,楼下有4户人家的孩子玩蛐蛐,我就又跟着他们玩。天擦黑,我们就嘠伙(相约)着一起去信号山找蛐蛐。齐东路是傍着信号山半腰转,我们出门沿路向上走四五十步就可以进山了。我们晚上上山一般不逮蛐蛐,而是听蛐蛐在哪一堆石头或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叫,记住这个地方。我们知道可打斗的蛐蛐、棺材板、油葫芦的不同叫法,也能通过叫声知道这个蛐蛐的优劣。譬如,声音细弱的,是劣品,不屑一顾;声音响亮,但不厚重的,是中等货,可以记住;声音响亮、圆润、厚重,有点敲钟后余音的,是上品,要记牢它在哪堆石头底下或哪个犄角旮旯缝里。第二天一早,爬起来就去捉,谁捉到是谁的。

为什么晚上不捉早晨捉?因为晚上天黑不好捉。早晨起来有露水,蛐蛐蹦不远;也因为它叫了一夜了,累了,要睡觉了(蛐蛐是昼伏夜出)。现在想,也可能是这夜蛐蛐已经交配了,没劲了。反正是早晨起来,到你记着的地方,翻开几块石头,就能看到这只蛐蛐。

在齐东路,我有六七个蛐蛐罐,养着六七只蛐蛐。有一只大家都叫它麻头青的,最厉害,是我们院的“全无敌”。

晚上,我床底下的六七只蛐蛐齐鸣,震天价响。我小姨和我住一间屋,她嫌吵,提出反对意见,我不听。我爸妈隔着楼道住在南面的房间,也曾提出过反对意见,我听了,没改。好在那时都年轻,缺觉,睡不醒。好在也就是每年一两个月的时间,不是长年累月地叫。小姨是国棉七厂的纺织女工,三班倒,她多数是白天在家里睡觉,而白天蛐蛐不叫。晚上蛐蛐叫,听惯了,也就习惯了。我晚上不听蛐蛐叫,还睡不着呢!

这第二次伏,是因为这年我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是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促织》。说的是一个皇帝爱斗蛐蛐,发令让各地给他献蛐蛐。华西一户农民好不容易逮着一只好蛐蛐,准备献贡,可免除徭役。他有个八九岁的儿子,好奇,趁他爸不在,打开罐子看,蛐蛐蹦出,他扑,结果把蛐蛐扑死了。他妈知道后,大怒,骂他:“该死的,你闯大祸了!看你爸回来不打死你!”孩子吓的跑了。他爸回来后,听说此事,怒不可遏,要寻儿子痛打。找来找去找不到,后来在水井里找到了。原来是儿子吓得投井自尽了!

再后来是儿子化作一只蛐蛐,在自家院墙上,让爸爸捉到了。尽管这只蛐蛐较瘦小,但叫声很响,这个农民就把这只蛐蛐送到县里。县衙瞧不起,但听说叫的响,就也斗斗看,结果这只蛐蛐把全县的许多蛐蛐都打败了。这时,一只大公鸡过来,啄这只蛐蛐。不料蛐蛐竟跳到公鸡的鸡冠上,把大公鸡咬得又蹦又叫,落荒而逃。县官把这只蛐蛐献到皇帝那儿后,皇帝大喜,免除了这家的徭役,后来好像还发了家。

学这篇课文后,我总觉得我养的那几只蛐蛐,没准是哪家孩子变的,心里老有些打鼓,不踏实。逮蛐蛐、斗蛐蛐的兴趣锐减。

年夏秋,全国大炼钢铁,我们青岛十五中也跟着起哄,满操场的“一脚踹”(一种把碎铁炼成碗大的一坨铁疙瘩后就踹倒重砌的土炉),忙的没时间玩蛐蛐。年我家落难,自然玩不了蛐蛐,玩蛐蛐就此打住了。

以上就是我玩蛐蛐的两起两伏。

我看的文章讲*永玉在五七干校玩蛐蛐,斗蛐蛐,勾起我的回忆是,我年也去铁道兵五七干校劳动过。我想,我怎么在五七干校没有捉蛐蛐、斗蛐蛐呢?想来想去可能是:1、铁道兵五七干校在湖北襄阳,属南方。玩蛐蛐,斗蛐蛐,在山东、河北、河南一带较兴,可能南方不怎么兴。2、主要是季节不对,我去五七干校的时间是3—7月,刚入夏,而蟋蟀是立秋后才长成、最好。若是我去五七干校的时间是秋天,没准我会有第三波的玩蛐蛐。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铁道兵礼堂曾看了一部香港拍的电影《蟋蟀皇帝》,许多人被逗的前仰后合,笑声不断。但我总笑不起来。可能是在看电影前,我刚读了《诗经》里的一篇《蟋蟀》的缘故。这首诗分三段,内容差不多。篇幅的关系,我只列举第一段。诗曰: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其大概的意思是:今天把蟋蟀捉到家里了,一年的时间也快过去了。我不及时逗蛐蛐玩,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但玩不能没有节制,要想到自己有工作。既玩好又干好自己的工作,才是优秀人士应该时时注意的。

我笑不起来是觉得既玩好又干好工作的人几乎没有,而玩物丧志的人多的是。玩蛐蛐是要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我自己就有这方面的体会。二是我想的远了。我觉得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太长久了,贻误了中国的发展。一个贪玩蟋蟀的皇帝,甚至一个儿皇帝,狗屁不懂,治理国家,必然祸国殃民。皇帝玩蟋蟀看来可笑,实则可悲。中华民族若在唐宋封建社会达到顶峰之后,中国迅速转为资本主义社会,消灭封建世袭制,那发现美洲大陆、澳洲大陆的壮举,就不是哥伦布、麦哲伦、库克等人的事了。所以我看着这个封建世袭的皇帝玩蛐蛐,笑不起来。

改革开放之后,好像听说有段时间天津出现了一些玩蛐蛐的,北京没兴起来,后来天津也不了了之了。

现在大家都忙。连小孩子都忙,甚至小孩比大人还忙,没时间玩蛐蛐。另外,小孩子可玩的东西太多了,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目不暇顾,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加上不断更新的网络游戏,勾人神*,小孩子玩都玩不过来。玩蛐蛐就显得太落后,太低级,太不合时宜了。

退休的老人没事了,可玩吧?但捉蛐蛐太辛苦。要起早贪黑,要弯腰下蹲,要搬石头、掀树墩、铲残垣断壁,这些都属老人不宜,我老伴和孩子是绝对不会让我干的。于是,我也玩不了蛐蛐了。

若我第三次玩蛐蛐,那就只有在梦里,在回忆里了!

歌声响起:

“啊——

在梦里,

梦里,梦里见过你……

……

是你,是你……

梦见的就是你……”

(图片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20

作者简介:钮鲁生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许孟镇朱家老庄人。年8月生。自年1月入伍至年7月,一直在铁道兵报社工作。历任排长、师*治部新闻宣传干事、铁道兵报社编辑、记者,铁道工程报编辑处处长、副总编。年7月~年10月,任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文联秘书长。年10月,任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研会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自年任师新闻干事以来,在《人民日报》、《解放*报》、《铁道兵报》等报刊发表新闻作品余篇,计余万字。自年任文联秘书长以来,在《人民文学》、《中国铁路文学》、《大路文学》等刊物上,共发表纪实报告文学30余篇,计40余万字。主编出版报告文学集《再造辉煌》、《南昆群雕》、《龙腾南昆》三部,计90余万字。其中《南昆群雕》获~年云南省滇版优秀图书二等奖。

(责编杨春林)

1
查看完整版本: 被勾起的回忆斗蛐蛐